寻本求源把握整体 专题研训落实素养--暨2023年建德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分培训(七-八)

教师90学分培训
创建于2023-04-08
阅读 3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专家引领
       为深刻践行新课标,助力教师在实践中整体把握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2023年4月7日—8日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分培训(高级班)的学员们在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分别走进明珠小学和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深入课堂观摩学习,聆听专家讲座。

        4月7日,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顾志能老师为全体学员作《用算法引问,促深度学习》专题讲座。

       顾特用小学生家庭作业“数一亿米”的故事引入,以《三角形的面积》等具体实例,告诉我们教数学,就是要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思维的更好发展。紧接着,顾特从“将发展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本身追求”,“挖掘每个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维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经历思维提升的过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大量课堂实例,让我们收获满满:数学教学,就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

       4月8日,学员们有幸聆听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平国强老师的讲座。他以“整体把握数学,落实核心素养”为题,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这5个维度着手,从“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出发,借助实际案例,围绕关键问题“如何真正让素养落地”,对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以例导思,以思导行,强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实施”。

(一)教材整体性解读

        他从《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五方面整体解读,扣住核心素养的“量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等举例讲解。以生活情境、计算多样化、两积之和、拼接图形等案例诠释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二)教学整体性实施

        他特别强调课程内容整体性实施,从知识结构的不同领域深化解读,扣住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数与代数和综合实践整合”、“正反比例内容变化”、“直尺圆规作图新要求”、“百分数、平均数布局调整”等为例。建议以整合教学内容为路径,作为实现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三)目标整体性达成

       他强调:“数学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整体性达成,学业质量与课程目标整体性达成。”举例单元整体教学印证核心素养的归宿点。

课堂展示
4月7日  明珠小学

      第一节课是周建国老师引领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课一开始周老师直接开门见山,从课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而后扣住问题深入展开。周老师借助情境,从“形”到“数”,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弟弟吃的饼数,以此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冲突(弟弟吃的饼数5/4张,5/8张,1又1/4张都可以表示吗),在这样的教学难点处,周老师采用的策略是“辩论”。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辩中,越辩越明白,越辩越清晰,触及“真”学习。而后周老师用课件演示计数单位累加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5/4张,再次感知了假分数,抓住了本质,形成了概念。整堂课周老师引问释问,以问引学,点燃了课堂,点燃了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更显魅力。

        第二节课是由顾志能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下册的《关于0的运算》,顾老师从关于0的四组运算入手,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0与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律,并借助孩子提的问题让孩子质疑引入今天的课堂内容。在课堂上顾老师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公平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看似随意的提问,但始终让孩子们处在积极探索的最佳状态,使得孩子们对旧有知识展开深化、更新、突破、打破,并为课堂上的悖论检验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基础。

学员风采
学员收获

实验小学邵利洪

       顾特通过大量实例,指引我们在备课时,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思维,顾特分享的教学理念犹如一丝火花,点燃了我们心中那份去课堂实践的期待,也给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指明了方向,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月亮湾小学洪玉凤

       顾特让学生提出问题,后续的教学紧扣问题深入展开研究。“学生提问,以问引学”,让课堂推进的路径显得非常清晰,学生思维的方向显得更加聚焦。顾特关注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堂魅力无限.

洋溪小学吴磊:

       周老师课堂中带领孩子们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辩论特别精彩,让孩子们在充分的思辨中,触及真学习,在多次感悟中扎实建立了假分数真分数的概念。

马目中心学校潘志华

       今天有幸聆听了平特对新课标的解读,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特别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本质的理解。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提现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也许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实现不了,但应该作为数学教育的“魂”。比如:《乘法分配率》用一节课的集训,就能提升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但运算也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环节,所以即使是运算课,也要从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

莲花小学余菊珍

       今天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平国强老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感触很深。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平老师的分析中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本质的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这也就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新课标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总体方向。我们要做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结合,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

新一小石雨

        听了平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我认识到重中之重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整体观念,另一个是核心素养。其次要深入理解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同时也要重点学习并深度把握学业质量描述。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知识并不是孤立的,教学中应将知识置于体系中,让学生有整体认识再细化认识,要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通过讲解、操练解决,需要让学生去经历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去研究、思考,进而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能力。

杨小陈倩

       今天,跟随着平国强老师的解读,我们一边翻阅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边在上面圈划着重点知识,这样“手把手”沉浸式的解读形式,帮助我们一下子拉进了与《新课标》之间的距离。平老师不仅对内容进行了分块细读,而且还与《2011年版的课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这样细致、精准的解读更是帮助我们把握了理解的方向、找准了目标。平老师还通过对新增的“量感”这一核心素养新名词的解读,让老师们明白了在教学时要注意引领学生“高于知识层面的数学本质的理解,高于技能层面的数学思维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此次的培训,老师们深刻体会到了要为思维的发展而教,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通过讲解、操练解决,需要让学生去经历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去研究、思考,进而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能力。也让老师们明白了在教学时要注意引领学生“高于知识层面的数学本质的理解,高于技能层面的数学思维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报道:邵利洪组     陈倩组

审核:杨艳

阅读 3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