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队旗高高飘扬
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鲜红的领巾系满理想
载着我们扬帆去远航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淅川县第一小学红领巾广播站,今天是4月11日星期二,我是四十二班胡灵,我是四五班任品贵,我是四五班谢佳明,我是四四班田立元,我是四七班杨凯壹。这次红领巾广播为大家呈现的栏目有“我的少年梦”“名言的力量”“美文欣赏”“好书推荐”“身边的榜样”,接下来请听详细内容。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坚定理想信念 筑梦启航——我的少年梦
在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是人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是人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是人的精神领域和生活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我们只有好好把握今天,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而顽强的毅力可以助我们征服前进道路上的坎坷与曲折。“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著名诗人流沙河对理想的描述,诠释了理想对人的重要作用。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他们在年幼时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让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来汲取精神力量吧!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 泰戈尔
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但凭侥幸,怕吃苦,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理想也实现不了。
——张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快乐的远足
一八班 金子芮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崇德公园远足。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不一会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的景色美如画卷,绿油油的小树,叶子像针一样尖的松树,高大的玉兰树,茂密的月季树……各种各样的花儿都争着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紫红色的牡丹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的像碗一样大。最漂亮的是紫藤花,从下往上看,一串串花朵像紫色的风铃一样垂下来,吸引了无数只蜜蜂。
我们在公园里画画、做游戏,同学们的才艺展示真是八仙过海一各显神通。
今天的远足虽然很累。但是非常快乐。
(指导老师:史莉)
移民情在大观苑
淅川一小六三班 罗佳果
鸟儿鸣啼,分享着将去丹江的喜悦;阳光洒洒,笼罩着一辆辆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巴车……今天,我校举行了丹江大观苑研学旅行活动。在欢乐中成长,在美景中受益。
丹阳楼中寻移情
踏过花草丛林,走过一条条陡峭山坡,“南水北调甘泉千里润华”几个字猛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放眼望去,一座古楼塔屹立在丛林之中,横幅上“南水北调纪念馆”几个字让人不禁产生幽幽遐想:里面会是什么呢?青翠苍松将丹阳楼包围,将它染绿。塔仿佛也被衬的显得古老又神秘。
放慢脚步,轻轻去访“塔中古迹”。
一进入塔内,脚下的丹江之水让我惊喜,一座座假山让我惊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像让我折服。只见脚下的丹江缓缓流淌,移民精神涌心头。一条条四面八方的小河,一个个移民舍家为国,一项南水北调伟大工程,终将把这一江清水运送至北京。“我住丹江头,君住丹江尾……”这一首老歌又在我的耳边回荡……来到假山旁,小山蜿蜒起伏,一座连着一座,我仿佛看到了移民们背上行李,向着大山,向着自己的家乡抱头痛哭的情景,他们眼中满是不舍啊!为了南水北调,为了让北京人喝上一口纯净水,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背祖离乡……移民们抛家舍业,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淅川,永远留在丹江,永远留在这座座大山之中……端一碗丹江水,送你去远方。这里有你绿化的山,有你净化的江。移民精神代代传,舍身为国永不忘!
怀着敬畏之心爬上木梯,来到移民的雕像旁。移民们个个手拉马绳,挽起裤腿,目光坚毅隐隐闪出不舍。我好似置身于1957年的移民搬迁中,听着他们喊着口号,带着儿女,拉着牛羊,满身坚决果断。宁可远离乡,怀着不肯把国忘之奉献精神,让我眼中隐隐闪出泪花,赤子之心在胸口漾荡。
一个个雕像,诉说着昨天的故事,让我们回望过去,走进南水北调。
二楼为我们详细讲解工程的发展,起源。三楼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古老的农具,据说这是移民们所留下的。一楼一楼,情思幽幽……当我爬上最后层楼之际,完全惊呆了:只见微微浮云朵朵,让人有“手可摘星辰”之感。眺望大地,整片丹江之景尽收眼底。历史长河流淌不止,最终换来工程胜利之光。一条中国龙横跨长空,迷蒙之中再现大美丹江!眺望之际,层层树,叠叠云,蒙蒙雾,受益心……轮船划,环水绕,诗情水画,荡荡碧江!眼前此景——美,美得窒息,美得难忘,美得受益……
怀旧林中访古迹
移民抛家舍业,远离家乡。他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在怀旧林中找到了答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一行行古老的石磨,石滚。它们传承着移民对家乡的留恋,石磨饱含着岁月的沧桑,饱含着浓浓情。告诉昨天故事,追寻古迹,我仿佛看见移民正在费力地推磨,磨下一把把玉米粉,撒下一丝丝汗水,换来惊喜朵朵……
微微碧波,扬丹江之水;走走旧林,叹劳动民情;赏赏丹阳,观丹江宛之景,唱唱《共饮丹江水》,升移民精神。丹江大观苑,载着移民舍小家为大家,载着山清水秀,载着一小师生的受益心……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月亮忘记了》创作于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前夕,在那样的时期,它曾经治愈许多孤单的心。有如一车车微笑的月亮,运往每个哀伤的黑暗城市。但是,当城市外在的黑暗过去,看不见的黑暗却愈来愈深,人心的孤寂和不安未曾远离。于是,那温柔的月亮和小男孩的故事,在每个不同的时刻,依然默默地提供着光亮。这个充满创意与奇想的故事,却精准地描绘了现实,贴近人心。几米之所以为几米,《月亮忘记了》作了最佳的诠释。
《月亮忘记了》主要描绘了一个坠入人间的月亮与一位孤独寂寞的男孩相依为伴的故事,月亮终究是要回到天上,孩子终究是要勇敢长大,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散发着光亮。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最崇拜的人”犹如一个价值坐标和精神灯塔;小学生们向榜样看齐,向英雄学习,有助于给自己的精神补“钙”;“最崇拜的人”犹如一个火把,点燃和拨亮孩子们的“希望之灯”,照亮并温暖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在平凡的世界里,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人民警察,保家卫国的军人,这些普通人都该被置放在孩子们最崇拜的人之列!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有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孩子们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之网”,就会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有什么样的榜样,就会影响和激励孩子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责任编辑: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