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洪涛漪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了以“经典老课文的教学”为主题的第八次工作室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和观点报告等形式深入探究老课文的教学新途径,让老课文焕发新活力。
课堂实践·摸索新方法
首先由昌硕小学的许可老师带来《小英雄雨来》的课堂展示。
《小英雄雨来》是四下第六单元“成长”主题下的一篇经典老课文,也是一篇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该单元四篇课文分别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基于此,许老师创设了筹办校园广播站“少年人物成长档案录”活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化身小小广播员,建立本单元各篇课文主人公的《少年人物成长档案》。
【时间轴图】
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许老师在大任务“完成雨来的《少年人物成长档案》”下,安排了两个学习子任务,让学生掌握列小标题来学习长文章的方法。
首先通过连环画的排序对这篇小学阶段最长的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接着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给第一部分列小标题,通过对比学生答案和作业本题目,总结出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来取小标题的方法。学生再根据总结的方法自主尝试给剩下内容取小标题。比较不同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依据刚才的方法进行评价,选择更合适的小标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对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来列小标题的方法进行巩固内化。最后将小标题串联成人物事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此一来,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学习——总结——迁移”层级提升的学习过程。
观点交流·更新旧认知
两位老师的课堂让在场的所有老师看到了新课标下的老课文教学,能够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接下来三位老师的观点报告也从不同角度对老课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分析。
第七小学的王聪惠老师在《精准定位人文内涵,优化革命题材教学》观点报告中,聚焦经典老课文中革命文化题材的文本,揭示了革命文化题材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难题,寻求了适合此类老课文的教学方法。
王老师指出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学生对文本容易有“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感受,学生处在丰衣足食的和平时代,很难对战火纷飞的苦难日子感同身受,对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也很难有切实的体会。想要在教学时促进学生的深入体会,避免“假大空”的说教,王老师结合多篇革命题材课文进行分析,认为可以从文本细节入手,将抽象、厚重的革命情怀落到每个具象、直白的语句中,并且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人文内涵生活化、鲜活化,潜移默化地实现情感渗透。
报福小学的尹子老师从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出发,梳理了三年级的经典老课文,并且总结出十分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流程大纲。
在她的《“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小学经典老课文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观点报告中,尹老师提出了十分有趣的观点,将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比作“寻宝探险”,想要寻到的宝藏就是学习目标,这让学生知道了要去哪儿;而寻宝过程中通关的考验、获得的奇异功能以及获得的钥匙则对应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让学生能够知道寻得“宝藏”需要什么;最后安排了各类学习步骤让学生清楚去往宝藏的路径。基于以上设计流程,尹老师以三下第三单元老课文《赵州桥》一课的教学为例,创设了建立国宝档案的情境,具体讲述了如何开展上述的“寻宝”流程,并且能够将“教学评”融为一体,为老课文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专业指导·指明方向
在各位老师的思维大碰撞后,两位教研员首先对上课的老师进行了点评。接着对老课文教学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各位老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不论是课堂展示还是观点报告、专家点评,工作室所有的老师都认真聆听,虚心学习,今天关于老课文教学的主题活动给所有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探索的思路与创新的空间,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必将能够有更多更新的尝试与发现,让经典老课文展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