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西一路街道各社区专干在民乐社区会议室召开“五社联动”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到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刘莹副教授为大家讲解培训。
培训伊始,刘莹老师就社工站、社工室建设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随后,她从社工站建设的背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五社联动”的发展脉络、“五社联动”的内涵和推动“五社联动”的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中国20年从一个传统管理模式净化到现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从以前的国家安排、单位包管到现在的企业人才双向选择,意味着人们更多的选择与机会,”社区“也随即出现!而社区亦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的整合资源、链接资源、解决问题。2020年2月23日习总书记也提出社工发展的基调:社会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同时,在今年的3月16的国家也成立了中央社会工作部,证明了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
刘莹老师还为大家详细讲解、分析了如何由最初的“三社联动”、“四社联动”,经过考察、探索、创新到现在的“五社联动”提法的发展脉络。“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五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的工具箱意味着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随后,刘莹老师就“五社”要素进行展开。社区作为“五社联动”的平台,要围绕“资源、问题、能力”三张清单;社会工作者要依据实际需求寻找问题、评估项目、申请款项、最终解决问题,将居民需求落到实处。除此以外,刘莹老师还针对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及社会工作者特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而社区作为“五社联动”的平台,要围绕“资源、问题、能力”三张清单,社工依据实际需求寻找问题、评估项目、申请款项、最终解决问题,将居民需求落到实处!
最后,刘莹老师就“五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做了实质性的建议和指导。
培训虽已结束,但是对于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来说依旧是任重而道远,而所有工作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考社工证,学社工,做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