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的三月,夏意清浅,草木含情。3月31日上午,群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举办了主题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研活动首先由马若楠老师和马进蓉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示了《绿》的课例。在这两堂课的教学当中两位老师都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教学风格,对所教内容都有各自不同的思路和观点,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都各有不同。马若楠老师的课循循善诱,发人深省;马进蓉老师的课稳扎稳打,引人入胜;两堂课都是本着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生命的含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上,马若楠老师带着学生走进绿意盎然的大自然,浸润在艾青笔下的“绿”。她走近学生身边,引导学生反复读诗、悟诗,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脑海中一遍遍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同时,马若楠老师对诗歌描绘的画面进行拓展和补充,大胆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想象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
马进蓉老师和孩子们一步步深入,一次次对话,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孩子们在诗歌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甚至还创作出一句句令人惊喜的诗句。马进蓉老师的精彩课堂让在场的老师们对诗歌教学又有了新的感受。
最后,全体语文教研组老师们对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深有感触,纷纷说出自己的听课体会,畅所欲言。马校长对上午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希望老师们明确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用活教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不断地思思维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