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倾桃李风霜染,执鞭挥汗育良才。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让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也为了让每位教师都有研课、磨课的机会,充分发挥教研组团队的力量。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开展本次“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暨“新课标达标课”活动。
宋开玲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这节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明白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方法,知道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学生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标)呈现分类结果,并引导学生认识象形统计图和规范记录表。
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同时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回答问题很积极。小组合作体现不错,但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算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何宁老师执教的这节《百数表》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充满童趣和亲和力。
《百数表》是一年级小朋友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其简单的运算规律的很好的教学工具。虽然是简单的一个百数表,但里面藏了许多的规律,所以相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个思维性较强的知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点。如果就事论事地直接发布命令让学生找百数表上的规律,学生必定处于被动的角色,效果也不会好。但是何老师课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如帮助100只小猴子排队,把数字娃娃送回家啊,利用百数表做游戏啊……学生学得有趣且扎实。
何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课上何老师进行了多层次的教学,注重引导发现,更重视发现后的应用,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数学的海洋中总有新的发现引领着孩子们,孩子把自己当作知识的发现者,使得整节课上得鲜活,这种学习方法的实践和感受更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陈丽侠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第四单元的《比较大小》。这节课课堂生动有趣,在教学新课时,用故事情节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比较数的大小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所想。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
王真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第一课时余数的意义。王老师带领大家在解决瓶盖换奖章的活动中轻轻松松的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了余数,又通过给算式讲故事让学生看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整节课思路清晰,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了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张伟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复习,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回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练习,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一看、二画、三算、四检验,使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认识有所提升。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采用了适当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的步骤,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
翁秋芳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第六单元《年月日》。本节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翁老师用一首《生日歌》开始了对年月日的学习。然后再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年历表、数学小博士讲知识、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巩固掌握大小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整堂课上的轻松且愉快。
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五单元《面积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而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王老师出示了面积大小差不多的两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说说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大?有的时候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一节课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结束了。在这节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张淋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第六单元《年月日》。本节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用一首《生日歌》开始了对年月日的学习。然后再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年历表、数学小博士讲知识、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巩固掌握大小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整堂课上的轻松且愉快。
杨波老师执教的这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在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来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看似是规律性的知识,但要让孩子们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来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也并不容易。
杨老师用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来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再通过转化的思想,学生自己探究出用“㎜”来做单位,从而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探究大小的具体变化。探究过程层层推进。学生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不断发现并总结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边探究、边理解、边应用。给学生留有了充足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探究之旅,也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钟伟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的《小数与单位换算》。本节课,为了更好地突出重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课开始进行一场乘法比赛。经过本节授课,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将含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经历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了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意会到了数学知识在实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同时使用了试一试授课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学生经过这些经历进一步意会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收获了更多学习的快乐。
刘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由老师一讲到底地灌输,也没有完全放任学生无序地操作,而是精心组织了具有生长性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流程,在操作、观察、分析、比较中,让学生找到分数与除法的对应联系。初步建立起对应性的数学模型,并在归纳中概括,在转化中对应,在推理中建模,进而对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运算达到深度理解水平,为今后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素养基础。
陈钦凤老师讲《分数的意义》轻松的让学生知道了“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指一些物体;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
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孙现国老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一致,比较全面、具体,而且教学目标都比较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了保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巩固和强化。课件的设计很实用,虽然不是很华丽,但很坦然、实在,这样的教学设计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让学生分心。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参与到学习当中,能够保证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王燕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第四单元的《比例的意义》。本节课,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侯蕾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鸽巢问题》。侯老师以“猜花色”的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初步感受至少有两张花色相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翅膀。在探究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先让学生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摆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举例后学生感知理解“铅笔比笔筒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再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在这节课中,由于侯老师提拱的数据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体教师精心备课,结合新课标理念,精心策划课堂教学。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备课、上课、听课,都希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认真评课、评分,记录自己的体会总结。活动达到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钻研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