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清明节,李繁童学园的老师们带领着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次特殊的研学活动—— 拜谒太史公祠 探寻史记文化
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
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清明时节,童学园组织大家来此地研学,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研学之前,童学园师生都做足了功课:
开设了史记专题课,让同学们了解司马迁,了解《史记》;还为大家布置了相关的诵读内容与史料查阅。
研学之旅正式开启了——
………………………………
舒适安全的交通大巴,是连接尧都临汾与渭南韩城的一条纽带。
首先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开营仪式,然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对同学们进行分组。
护旗小队也正式上岗了……
四组同学在各自导游的带领下,开启了这场特别的文化之旅。
同学们认真听着导游的介绍,并仔细做着记录,生怕落掉一点点细节……
在庄严肃穆的司马像前,全体同学留下了一张宝贵的合影,也定格了这次意义非凡的研学经历的记忆。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踏入由启功大师所题写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就正式进入了对历史伟人的追思……
古老的芝秀桥与梁奕坡古道,那铺砌道路的巨石上面留下的深深的辙印,就记载了数千年来,无数谒拜者的无限的虔诚。同学们或小心走过,或住足凝视,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 小雅》,意为我们后人像仰慕名山五岳一样,仰慕太史公。
拜谒太史公祠,需登上九十九级台阶。九十九寓意司马迁历尽艰辛,最终完成《史记》,登上了文化顶峰。同学们一步一阶,体会着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艰辛。
“史圣千秋”的牌匾,道出了人们对司马迁的至高评价。
来到献殿,同学们认真听讲,虔诚拜谒……
………………………………
献殿里有许多咏颂司马迁和有关记事的石碑,其中以梦碑,河渎碑,郭沫若诗碑最有名。
郭沫若的手书石碑诗文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看到司马迁的墓冢,有同学问:“为什么司马迁的墓冢看起来是蒙古包的形状呢?”
通过导游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墓冢是金大定十九年修的,其形状是金代游牧民族的建筑风格,也说明金代统治者对司马迁和汉文化的崇敬。
同学们认真的阅读石碑上的文字,更加深入的了解着司马迁。他们还为司马迁献上了自己新手制作的白花,以表敬仰与追思。
当代扩建的景区中,以高大的司马迁像为核心,开辟了秦汉文化园,一座座雄伟矗立的群雕,向我们讲述着《史记》中的辉煌历史……
在景区的研学园地——司马迁书院,在高祖争霸与鸿门宴的石雕之间,我们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课。
首先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齐声诵读: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同学们诵读的声音响彻整个秦汉文化园。
其他老师和家长了参与诵读……
接下来,由童学园特邀的《史记》研究专家贾雪芹为大家开设司马迁大讲堂……
………………………………
贾雪芹老师是公益课堂“雪芹说史”主讲人,司马迁读书会创始人,司马大讲堂主讲人。
她的讲解妙趣横生、神采飞扬、耐人寻味,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
上午的研学活动紧张而充实,同学们收获满满、感慨良多!走进司马迁祠,我们重温了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圣迹,探索了司马迁完成《史记》的艰辛历程,相信也会传承司马迁坚强执着、忍辱负重、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
………………………………
吃完午饭,马不停蹄,大家来到了韩城古城,研学活动开启了第二篇章——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馆 设于古城东部的文庙、东营庙及城隍庙内,是一个特色鲜明,馆藏丰富,集古代建筑与文物陈列为一体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是韩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
景区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给人以历史的深邃与神秘……
万世师表的孔子令人敬仰,同学们也心生庄严的敬意……
大家还参观了韩城历史文化展览……
在明论堂,大家还诵读了《论语》里的部分篇章,感受古代课堂的神圣……
研学活动的尾声,师生共同参加了别开生面的游戏……
为期一天的研学之旅落下了帷幕……
………………………………
时光不会有片刻停留,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也不会片刻停留!
………………………………
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同行。让我们在研学活动中学有所思,行有所悟,用心用情体验“文史圣域”的美好旅程!
………………………………
研学心得:
今天的路程满载而归,作为一名家长,我都特别兴奋,一直追问李繁老师,下一站去哪里真的迫不及待,我从心底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尤其是咱们童学园的孩子们,好幸福,能在这么小的年纪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把深厚的文化底蕴通俗易懂的植入到孩子们的幼小心灵,这一次出发我虽然做了功课,但是到了地方感觉还是杯水车薪,以前学过的知识好像全部蒸发掉了,今天,导游的解说、贾学琴老师的讲解、以及我们童学园的课前知识普及和攻略,我似乎才真正的认识了伟大的司马迁,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好像心胸也更加开阔了,无数伟人都曾历经坎坷,经历磨难,何况我们平头小百姓?相对于他们来说,我们遇到的一点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遇到难题解决难题,拼尽全力一点一点去实现!
作为一名家长,我们要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客观平和的原则影响孩子,不要焦虑,带孩子养成好习惯,拥有人际关系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我想他的成绩也不会差的。
今天是很开心的一天,希望咱们童学园以后能多多举办研学旅行,带我们走遍全国著名胜地!
(陈瑾妈妈)
………………………………
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已经结束。
在回程途中,本以为孩子们会很疲惫,没想到直到下车,孩子们都还精神奕奕。
我们常常低估了孩子们,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在出发前,我们准备了车上的一些互动游戏,开始后才猛然发现这些游戏对他们来说太小儿科了!原来不需要我们准备什么,只需要给他们机会,他们自己就能自嗨起来。炫酷的说唱;精彩的戏腔;经典的报菜名…孩子们的表现力太强了!
整个研学过程,因为时刻要关注孩子们,我没有太认真听导游老师和贾老师讲的内容,但我看到了感受到了孩子的热情和专注,他们眼里有光,他们紧紧跟着导游老师,不只是 听和 看,还有交流,他们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在贾老师讲述时,不仅认真聆听,还及时做了笔记,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很好的做出回答。这也得益于我们童学园的老师们帮孩子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孩子们也确实认真做了功课。这样的学习和交流,孩子们受益匪浅。
回来之后,孩子就对我说,她非常的敬佩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她说自己以前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会是放弃,但现在她想她可以选择去尝试去做,努力去做,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童学园 点滴的知识慢慢浸润着孩子的心,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常常会让我惊喜和意外。感恩我们在童学园❤️。
(康馨毅妈妈)
………………………………
司马迁研学之旅心得
王硕妈妈
这些年总是记得小时候的清明节。每年清明前一天下午,全班同学都要在一起每人折一朵漂亮的小白花。第二天清明节一大早,全校师生在学校整装集合,前往尧庙烈士陵园。每个人胸前都别着那朵醒目的小白花。
同学们都要背着一天的“干粮”,清楚记得我的兜里装着妈妈前一晚煮好的期待很久的茶叶蛋,几块面包和一瓶水。只听到校长一声令下“出发!”大家就开始了“长途跋涉”。现在都记得一路上整个队伍浩浩荡荡,我站在队伍中间前看不到头后看不见尾……,小时候觉得这条路好长好长,从天不亮开始走也要整整一个上午。过了很多年已经记不清在烈士陵园当时校长老师讲了些什么,只记得班里最调皮的小朋友也安静的把小白花轻轻放在烈士的墓碑前,大家深深的鞠躬……祭奠英烈的意义在于不忘历史,传承那些最宝贵的精神和信念。
现在孩子们清明的仪式感几乎都看不到了。
今年有幸带着小样子同学参加了李繁童学园组织的清明节“拜谒太史公祠 探寻史记文化”研学之旅。从去的那一刻就知道跟着李繁老师的旅途注定将会是一场文化的营养盛宴。结果比我预想的收获还要更多。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从前也只是我考试生涯中背诵的一个知识点。随着前期的一些资料准备和真正踏上司马迁古道(北宋年间铺设的韩奕坡)那一刻起,才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走在历经800年雨水冲刷风化的大石块上,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把脚卡在宽大的石缝里,回想这曾经是昔日周边地区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曾经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现在踩在脚下的是繁华后的历史见证。这些即使被风化的坑坑洼洼却依旧坚硬的大石块就像是司马迁坎坷悲壮的一生,用他不可摧毁的精神意志完成了让中国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的历史巨作《史记》。
走近这方热土,呼吸着一样的空气,走他曾经踏过的土地,甚至在心里穿越到他10岁父亲任太史令,20岁遨游大江南北,38岁为写史记搜集资料,47岁李陵之祸,53岁《报任安书》,55岁完成《史记》的时候……,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居然就走在我的前面,指引着我一步步向前行,走过一段又一段的石阶,经过“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继续向前,拜谒太史公祠,最后还需登上九十九级台阶,体会司马迁为《史记》所历经的那些艰辛,体会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沉重……在司马迁的墓冢碑前,同学们献上自己在路上亲手做的小白花,驻足,深深鞠躬……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种下的这颗文化的种子,在日后可以生根发芽……
下山回到秦汉文化园,我们坐在高祖争霸与鸿门宴的巨大石雕中间,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史学研究专家》贾雪芹老师,不说贾老师神采飞扬绘声绘色的专题课有么精彩,让孩子们听的多么聚精会神。单让我触动的地方就足够了。贾老师最后以余秋雨评价司马迁的一段话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的史记之旅:“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了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了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
他是二十四史的总策划师,他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了历史中的人,他让我们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历史规范,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他让每一个中国人今天可以骄傲于自己丰富的历史记忆,骄傲于民族的智慧与经验,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谱。贾老师说的激动,我们的情感也跟着一路升华。
司马迁的形象和故事随着这一次的研学深深刻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相信这一次的研学让孩子们深刻明白学习中国历史和《史记》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足够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未来的责任与担当。也相信这颗文化的种子能够深深扎根,成为孩子们的软实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即使困难重重,依旧可以可以坚韧不拔……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任浩毅。美妙而快乐的研学旅程结束了,我们研学拜谒了司马迁墓祠,让我了解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史家之绝唱,唱无韵之离骚”也理解了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意思。我们应该读史记,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是24史之首,如果没有史记,就不会有24史,也不会有今天的盛世。史记还是一部巨作,记载了从轩辕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年历史,共526500多字,一共130篇,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章,还记载了,3000年的政治,军事,地理,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我们应该感谢司马迁用一生的时间为我们完成了这一部巨作。拜访了孔子,我还学会了儒家思想,孔子也是我国第一位圣人,我们应该铭记他,永远的记住他。这是我的研学总结,请大家收看,谢谢[玫瑰][玫瑰]
(任浩毅)
………………………………
韩城司马祠研学之行,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
感动童学园老师们精心准备和辛苦陪伴;感动高老师一路跑前跑后,用相机全程记录美好的时刻;感动童学园创办人李繁老的大爱,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呕心沥血,让小地方的孩子们能有幸接受到与大城市同样的教育理念,能参加人文底蕴如此浓厚的研学活动,对孩子们真是很难得的机会,在这期间,李老师的所有付出让人为之动容,就连孩子们的午餐也要最高标准,达不到她的预期,还要反复去沟通,如此认真负责,感动着我们的每一位!
感动每小组安排一名导游,看着孩子们又是录像又是录音,生怕错过一个细节,认真的模样让家长颇感欣慰。
感动安排贾雪琴老师讲述司马迁与《史记》,娓娓动听的声音,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激情的演讲,吸引着每个孩子,浸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从历史中的获得养料和力量。
感动司马迁那颗心怀天下的赤子之心,感动他忍辱负重,发愤写史,为我们留下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
期待下一次的研学活动!
( 咸洁琳妈妈 )
………………………………
拜谒太史公祠·探寻史记文化”有感
四年级张家齐妈妈
到韩城,一日阅尽三千年!2023年清明时节,李繁童学园带领同学们来到陕西韩城,感受这所古城的那个人,那本书,那条河和那尾鱼。那个人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和历数家——司马迁;那本书就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气概著成的史学巨著《史记》;那条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那尾鱼就是鲤鱼跃龙门的鲤鱼。“拜谒司马迁祠·探寻史记文化”,这是李繁老师为本次研学活动确定的主题。走进司马迁祠,探索司马迁完成《史记》的艰辛,学习司马迁坚强执着、忍辱负重的伟大精神。同学们跟着导游欣赏了一座座雕像群,聆听着每一段司马迁笔下的故事,感受着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史记》,贾雪芹讲《史记》。一个记录历史,一个传播文化。李繁老师几番周折,聘请了传播《史记》文化的韩城著名学者贾老师为童学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这也是本次研学活动的一个亮点。贾老师对于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之精、之深、之透,令人折服。《太史公自序》中的选段,耳熟于心,信手拈来。在谈到司马迁对民族、对国家的担当时,贾老师吟诵到“‘先人有言:……小子何敢让焉!”谈到父亲的嘱托时,贾老师吟诵到“且夫孝始于事乐,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司马姓氏的由来,讲到司马迁的出身;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孩子们回顾了司马迁游历的路线。另外,还为同学们拓展了司马迁在观察天象历法上的贡献,弥补了学生们的知识盲点。张家齐回家后感言“妈妈,贾老师讲的真好!”这次研学活动,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同学们领悟到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怎样的高度。从今以后,这将不再是课本中冷冰冰的一个名字,而是变得鲜活,富有生命。感谢童学园,感谢李繁老师!可李繁老师却对我说,“别谢我,这是我想为孩子们做的事情!”
………………………………
游汉司马迁祠有感
鸿轻泰重知暖寒,
宠辱傲睨若等闲。
枯灯愤笔成绝唱,
史家犹正三千年。
(高老师)
………………………………
下面是十三年前,李繁老师给上高一的女儿写的亲子日记。重温《史记》,带给妈妈几多感动!启迪女儿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