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丰底蕴,清香溢师心》——初二语文、英语组读书分享会

克己复礼
创建于2023-04-05
阅读 28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鲜花用盛放宣战严寒,我们用书籍抵抗虚无。春意款款,岁月缓缓,读书是远道而来的浪漫,初二年级语文组、英语组共同读书,互相分享。从此,春日不寂寞,心灵不荒芜。

      “在空间里异化,在时间里死去。”卡夫卡写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他用一只甲壳虫写尽了人间世态炎凉。赵露露老师为我们深入的阐述了卡夫卡《变形记》中藏在荒诞背后的悲剧根源,人变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看,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从赵露露老师对书本的剖析中,我们深切的感知到:人生的轨迹,总无法摆脱“自我”二字,无论被生活推向何处,我们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真正的渴望,召唤着我们奔赴梦想,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它让我们变得坚韧。”王亮娥老师从“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自然本无物,相联亦相通”“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四大辑为我们分享了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深入浅出的深剖析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草木》中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和汪曾祺先生即便历经了尘世,阅尽了沧桑,仍然保持着一颗返璞归真的心。于《人间草木》中看到本心所在,浮华世事,静在其中,万物皆可爱。

00:21

      “我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人间便没有什么能将我折磨。”张倩老师从结构和内容上为我们分享了现实主义手法兼浪漫主义诗情的《绿化树》。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章永璘,一个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有着独特苦难经历的主人公,因马缨花的朴实、忠贞、坚韧,给予了章永璘新生与希望、热烈与活力、坚韧与舍得,使得章永璘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慰藉。在张倩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体悟到的是张贤亮文学中对人性本身的思考。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杨艳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书经验畅谈了自己对于《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一书的感悟。“我们教书,书也在教我们。”在杨艳华老师真挚质朴的语言中,我们收获到:优质的文本自身就是一种教学法,我们既要能够在文字里出生入死,又要能够跳出文本,居高临下的俯瞰文本。另外,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空明之境”,不用去羡慕别人的“厚重”,真正的厚重不是抡起重剑骇人,而是拈花摘叶均能为剑。有的人能把简单表述的很复杂,有的人能把复杂表述的很简单,我们要努力做后一种人。

     “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所有力气。”在杨晓莲老师的妙语连珠中我们重新认识了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卖血记》。故事的开头,他是一个风华正茂身强体健的少年,故事的结尾他饱经沧桑,用身体换来一家人的安康,他让我们看到了流淌在血液中延绵不绝的爱。正如杨晓莲老师所言,我们都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在社会时代发展进步的洪流中,生活的幸福与不幸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回礼”,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生活的味道!

        “老街虽固化不变,然起落之间,亦可有生命。”贺欢老师为我们声情并茂的分享了被誉为“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典范之作”的《老街的生命》。岁月的梗上,林家品用裹挟着风景的文学之花,点缀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枝段。作品不拘泥于抗日文学的传统模式,不仅渲染了战争带给人的精神冲击,也拓印出了民风淳朴、山水奇美。从贺欢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了《老街的生命》一书中散发出的魅力。“平凡之处起情思”文中的“母亲”其实就是我们平常人,心存自己的远见和抱负,但肩上同样担负着责任。

       生命如果有颜色、有温度,在这一期的分享会中,都呈现在每一位老师的阅读分享里。阅读的意义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足为过,在分享会结束之余,刘英主任结合自己日常的听课评课畅谈了自己对此次活动的体会,同时也对初二语文组、英语组寄寓着厚望。 “在天地间赶路,在方寸间歇息。”愿我们都能在书籍的陪伴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编辑:王亮娥

审核:杨晓莲

终审:刘瑜

阅读 28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