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菊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十河学区中心学校清明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创建于2023-04-04 阅读3287

尊敬的家长:

       您好!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兼具着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我校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4月5日(星期三)放假一天

        4月6日(星期四)正常上课

清明节安全提示

  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学校特别对全体师生及家长做出以下温馨提示!

文明祭祀

1.倡导大家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缅怀、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告别祭扫陋习,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2.树立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制造、销售、使用仿真币品。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墓区和树林等易引发火灾场所,不在墓区以及街道、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使用塑料祭祀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共建美好家园环境。

3.家长孩子外出踏青时,也要注意用火安全,不在景区野炊、烧烤;野炊结束后将点燃的碳屑等余火彻底熄灭,清理干净周围杂物后再离开,避免发生复燃。一旦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着火地点,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随意横穿,不逆行。

2.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骑乘车辆戴好头盔。

3.乘车出行时,一定要乘坐有营运资格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不搭乘超载的机动车辆和没有营运资格的“摩的”、“黑车”等。到达目的地后及时给老师或家长报平安。

防范溺水

  天气转暖,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疾病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等,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多喝开水,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玩耍,有效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外出注意个人防护。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

1、购买食品要仔细查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尽量选择新鲜、贮藏时间短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

2、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条件好、具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餐前洗手,尽可能使用公筷,倡导分餐制。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切勿食用违禁食品,不要暴饮暴食。

3、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居家安全

1.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相关事宜。加强消防“三清三关”教育,告诉孩子不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不要在阳台、窗户等危险的地方玩耍,谨防高空坠落,并让孩子牢记110、119、120等报警电话。

2.教育孩子居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3.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向他人转账,谨防电信诈骗。

心理健康

1.假期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

2.家人之间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宽容,和孩子进行一次亲密的亲子活动了解清明习俗,构建和谐幸福家庭。

3.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完成好假期作业。

清明节相关知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习俗

1.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2.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3.吃青团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软糯的皮儿,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

4.放纸鸢

        放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5.插杨柳

         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确保大家能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平安且有意义的清明假期!

                                 十河学区中心学校

                                      2023年4月4日

阅读 32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