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逐梦新教育
最近一段时间,读完了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不想为自己的懒惰找任何借口,直入主题,谈谈读后感受吧。
感触蛮多,由点连成面,渐成一片美丽的湖泊,各处都有摄人心魄的美,这种美便是罗老师在法律写作中展现出的思想深度与人格魅力。在罗老师心中,有一个超验的圆,她的名字叫“正义”。
书籍以“正义”为名,也是围绕“正义”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的,但可爱的你若把这本书当作古板的.“正义说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此书并没有一本正经地劝人向善,而是从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视角,讲述现实案例所折射的法律局限,探讨形形色色的道德难题:情与理发生了冲突,如何解决?舆论能够绑架司法吗?法律如何体现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诉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书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加之法律人细密的逻辑,严谨的措辞,直让人拍案叫绝。
在书中,罗翔老师传达了他自己一直以来反复强调的观念: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良知的约束,法律人永远不能背弃朴素的道德良知。他非常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这一点我很认同,这也是符合人性和我国社会文化的。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圆圈正义》?圆圈是什么?我想到了圆滑。可是法律,法治应该是有棱有角,边界清晰的,怎么会用圆来比喻呢?另外关于正义,比较好理解,法律人追求的不就是正义吗。之前看过罗翔老师带领大家读《理想国》的视频,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开篇就探讨:什么是正义?每个人的看法肯定都不一样,我觉得正义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社会上公认的道德准则,比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救死扶伤等等;另一部分是每个人自己独特的见解,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受过的教育有关。正义的反义词是邪恶,说到恶,又涉及到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论,以后有机会再专门阐述。
带着对书名的好奇和对罗翔老师的崇拜翻开了这本书。书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解释为啥是圆圈。罗翔老师用理想的完美圆圈和现实中不完美的“圆”,来比拟法律正义的理想和现实。完美的圆不是人主观设计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同正义的概念也不应该是权力者自己定义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法律人永远的追求。
其中其实好多内容都是罗翔老师说给学生听的,记忆颇深的有一篇文章叫《师生之道》, 作者在“师生之道”一文中写到“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有的严厉有的温和,但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让我厌恶教师职业的老师。”“用感恩的心来接受,并希望在自己有能力和有机会时,也能够去祝福他人”。我就以为作者的学生生涯应该是颇为讨老师喜欢,所以留有美好回忆,并且想将祝福传递。但是在“春雪若盐,触地即化”一文中,作者描述了中学写的一篇作文,老师的评语“这篇作文感觉不像一个初中生写的,你老实说是你写的吗?”也是因此,整个学生年代,作者再无写作的兴趣。
作者简介: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 耒阳 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所以作者并不是所遇皆为好人,只是他能够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有身边的人和事。用赤忱的心对待可爱不可爱的人。人总是有限,我只是会更爱可爱的人。而小时候被老师诬陷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如此走过来后,作为教师,我能成为“祝福他人”的人吗?
说理,并不是此书的终极目的。本书随处可见的理论碰撞与思维激辩,体现了罗老师更深层次的表达诉求——从超验的哲学高度,普世的道德角度,寻找永恒的人间正义与世间真理。书中也不乏“劝人”“警世”的佳篇名句,饱含着一代教书育人者“改良社会”的殷切期望。
作者一笔一言,情感真挚,有时下笔难免过于用力,教人找出了“说教”的痕迹,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体会此书激荡的争辩与细腻的哲思,也不妨碍读者去领略道德的崇高、法律的美妙。此书,需要遇上“适合”她的读者,因她所讲的虽本就是现实生活,却与金钱、权力、地位、人脉统统不相干,换句话说,她并不能教我们如何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故而,阅读者有之,但弃之者更甚。希望那些半途而废之人,有一天能够偶尔回想到阅读的美好,重新拾起这类并不“讨喜”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