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寒假已至,衷心感谢家长朋友们一个学期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文明、愉快”的假期,现将寒假安排和注意事项告知大家: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本学期寒假时间为:2024年1月29日(农历腊月十九,星期一)至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七,星期一)正式开学。
一、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
2.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随意横穿,不逆行。
3.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骑乘车辆戴好头盔。
4.乘车出行时,一定要乘坐有营运资格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不搭乘超载的机动车辆和没有营运资格的“摩的”、“黑车”等。乘车时,切不可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避免被车辆或被路边的树枝、广告牌等擦伤、撞伤。
二、雪天安全
下雪天,气温低,路面结冰,外出时必须注意保暖防冻,外出行走时注意路面情况,不要在结冰路面玩耍、嬉戏,防止摔跤受伤及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三、网络安全教育
如今,互联网诈骗越来越常见,并且屡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家长要及时干预,正确教育,帮助孩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1.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方,叮嘱孩子不能随便输入,应告知父母。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及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2.不要向他人转账。无论是游戏充值,向好友转账,还是被告知将钱转入某一账户,凡是涉及转账,一律拒绝。家长要设置权限,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 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
3.不过度沉迷网络。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多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生活,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和孩子进行一次亲密的亲子活动了解清明习俗。
四、卫生保健
1.寒假正值冬季传染病高发期,一定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身体健康。
2.请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3.请家长和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建议孩子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每天进行定时定期的运动。
4.注意用眼安全,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和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好视力。
5.居家期间注意用电安全、不乱接线、不堆杂物不留隐患、安全使用燃气、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保障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五、劳逸结合
1.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寒假期间是学生最容易松懈的时候了,很多学生都会把寒假作业留到最后几天去做,这样写出来的作业是没有质量的。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寒假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每天都要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这样我们才能更主动的去学习。
2、培养阅读的习惯
我们平时学习累了,可以看看书来放松自己。推荐书目:一年级《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二年级《格林童话》《365夜故事》,三年级《木偶奇遇记》《我要做个好孩子》《天方夜谭》《伊索寓言》,四年级《爱的教育》《中国历史故事》《人间有晴天》《上下五千年》,五年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六年级《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奇境》《汤姆·索亚历险记》。多看一些古典名著,中外名著,都是一个素材的积累方式和提高自己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每天保持一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能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
3.养成帮父母做家务的习惯
寒假期间不能像上学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多孝顺父母,通过做家务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也是与父母交流,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
4.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由镇、村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五保户、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做好事等活动。注意孩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养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学会合理使用“压岁钱”。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对人有礼貌。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假期是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段。请家长注意督促孩子劳逸得当,认真完成作业,并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特别是对于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要做到适度有节制。同时家长需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习生活技能,度过安全而有意义的假期。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衷心祝福您的孩子茁壮成长、学习进步!祝您春节愉快、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