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太阳---记綦江区永城中学乡村少年宫

王良红军中学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4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綦江区永城中学于2019年12月被“全国红办”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王良红军中学”。自此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办学理念,将红军中学建设与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相结合,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红色品牌,践行习总书记对红军学校的殷殷嘱托——托起明天的太阳。

00:15

       学校先后被评为新长征学校改进计划基地学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綦江区文艺创作基地、文明校园、永城吹打学校等;案例被评为重庆市和全国优秀案例,红色论文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解说词和研学课程方案获市二、三等奖。

一、强化组织领导 活动有序开展。

       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计划措施有效,积极争取资金,改善活动设施,优化育人阵地,工作井井有条。

二、挖掘本土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拓展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为体验基地,依托“永城吹打”、版画、剪纸、小手拳等本地“非遗”资源,开发红色育人课程13门。

三、拓展思政课程 庚续红色血脉
(一)丰富育人陈地,传承红色基因。

       每天常态开设永城吹打、红色剪纸、红色版画、红色解说等13门特色课程。

       定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讲红色故事、听革命故事、写红色征文、唱红色歌曲、吹红色唢呐、开红色趣味运动会、红色主题班会,举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

       与王良纪念馆合作开设“红色解说进校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红色小讲解员。

       成立红色艺术团,吹唱红色歌曲、编撰红色歌剧。现有成熟保留节目《燕儿归》、《英雄赞》、《吃水不忘挖井人》等。

(二)拓展育人载体,创新红色“非遗”。

       构建“1加N”“非遗“进校园育人课程体系。

       国家级“非遗”“永城吹打”与红色教育结合形成“红色永城吹打”课程,全校学生每周一节,兴趣小组每天一次。吹打节目《英雄赞》、《十送红军》、《燕儿归》等节目多次在市、区展演。

00:15

       市、区级“非遗”剪纸、版画、小手拳等入校传承并以红色形式展现,在红色中传承“非遗”,在“非遗”中传播红色,未来将有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三)增强育人实践,庚续红色血脉。

       建设了红心农场,学生在农场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配套的厨艺体验区即将开建。

       设置校园“文明卫士”,负责室外清洁维护,文明监督值守,义务劳动服务。

       学生每月参加周末实践活动四次以上,包括全民清洁、亲子共读、孝心少年、厨艺达人四个项目,定期开展评比和展示。

       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队,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和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

        通过丰富育人阵地,拓展育人载体,增强育人实践,永城中学师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弘扬革命精神中争做时代新人,用实际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让红军中学的旗帜“飘”起来,让乡村“复兴少年宫”“红”起来。

00:21
阅读 4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