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山区学校风采 办人民满意教育

永乐小学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35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永胜县大安乡永乐小学简介

  永胜县大安乡永乐小学位于大安乡东北角,地处永乐村委会白衣箐村。学校始建于1952年,由于当时没有校舍,雷发春校长借用白衣箐赵家宗祠作为教室,开设了一二三四年级复试教学班。因当时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条件艰苦,加之宗祠周围有滑坡现象。学校于1968年迁至现址,集体集资修建了三间教室。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校长的精心筹划下及教师的齐心团结努力下,现在,学校规模逐渐形成,教学条件逐步完善,现有5个小学教学班,在校学生60人,其中寄宿生25名;2个幼儿班,在校幼儿生31人,专任教师9人,临聘幼儿教师2人,学校占地2201平方米。

   历任校长:雷发春、张金林、高学周、木文灿、吕光权、曾尚友、和郁军、杨金荣、楚仁胜、雷永胜、肖永政、熊永平。现任校长:杨永

         永胜县大安乡永乐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土,迄今为止为家乡人民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学校教学环境整洁,办学理念先进。学校以“务实创新,严谨治学”为校风;以“恪尽职守,敬业爱生”为教风;以“乐学好问,探究多思”为学风,全面打造了学校良好的校容校貌。学校自2012年以来,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曾获得7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学校的每个老师都以校为家,树立了以“质量兴教,特色立校”的校荣观。

一校一特色“花园”

  兰花的寓意是高雅、高洁、爱国、淡泊、坚贞不渝。它被称为花中君子,因其品质非常高洁。另外,它和竹子、菊花、梅花被称为“四君子”。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又把兰花理解为君子高洁、德泽的象征。兰花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更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兰花不仅花色丰富多样,它的品种也比较多。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兰花品种有:虎头兰、蕙兰、多花兰、春兰、寒兰、墨兰、龙舌兰、建兰、豆瓣兰等百十余种。不仅在开花时带有浓郁的香味,其观赏性也是较高的。

  在大安乡中心学校的指导下,学校从2021年起着力打造学校“三园”,即将学校打造成学生生活的花园,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着力打造兰园文化,现种植了虎头兰,慧兰、君子兰,豆瓣兰等兰花品种,学校正一步步向着“蓝图文韵”的校园规划发展。力争在两年内将校园展现出“兰”的蕴意,“兰”的文化,“兰”的精神。

体育锻炼一小时“乐园”

  学校按照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要求,做到了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的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两操,做到了2次眼保健,一次大课间活动,具体安排周一、周三全校师生跳兔子舞,周二、四、五跳自由舞,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以活动促进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达到了将学校打造成“乐园”的目的。

00:15
00:50
学校课后服务“文园”

  2021年8月月13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我校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开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这一新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我校地处农村,虽没有当地正常上下班之说法,农村人总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作规律。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 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一校一案” 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丽教体发〔2021〕28 号)、《永胜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永教体发〔2021〕76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向家长收取课后服务费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课后服务。具体安排:星期一为学生作业辅导,星期二全校开展了“写好中华字,做好中国人”的书法训练,一年级学生开展了铅笔字的书写,二至五年级开展了毛笔字的训练,上学期主要从基础的点横竖撇捺,描摹入手,这学期开始在书法纸上独立完成;星期三全校将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星期四开展了绘画活动课,先在纸上绘画,再画到纸盘上,现活动已开展到画到瓷盘上,下一步的打算还将画到扇子上,最后将画到簸箕上,这是我校开展绘画课的一个初衷。星期五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课。达到了活动促教学的目的,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展现出我校的“文园”气息。

00:29
00:28
交流指导  共促发展

  为推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促进山区教育的发展,在交流指导的基础上,使得学校有更进一步的规划和发展,3月29日上午,光华中心校李文飞校长带领光华乡教师代表一行十人到我校交流指导。期间,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及规划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我们农村小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我们只能做到在现有的教学资源里,去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挖掘每个教师的特长,启用每个教师的智慧,体现每个教师的价值,用情、用心、用爱去浇灌每一棵“幼苗”,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搭乘上教育的高速列车。

                           文字编辑:谷鸣燕

                           图片采集:全体教师

                           审       稿:杨永

阅读 35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