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共思共研共成长——澜江学校六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及优秀课例展示

冰里的树
创建于2021-11-01
阅读 7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为了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最后为了形成一节高效的课堂,在同课异构后共思共研共提升,共建积极教研的工作氛围。澜江学校六年级数学组在10月上旬拉开了同课异构的序幕。

  参与同课异构展示的是六年组的四位数学教师,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第一课时。四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尽情的绽放风采,一节节个性鲜明的课,无不在体现着老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

  唐海送老师通过以3个算式引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得出都是几个连续的奇数相加,和可以用几的平方表示,接着以小正方形贴出以上三个算式的过程来引导学生初步体验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规律,从而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许露银老师通过猜想验证分析,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化数为形,化形为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美感,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许老师的展示课授课内容新颖,方法多样,从结论出发,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证明结论包含的规律,以数解形,以形助数,很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代丽妹老师是通过出示图形,让学生以数的形式找出小正方形的个数展开教学,接着让学生利用算的形式算出小正方形,进而得出加法和乘法的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得出1=1²,1+3=2²,1+3+5=3²。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得到的算式和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许芳洁老师通过从形引入,出示三幅图,让学生通过说出每幅图中的小正方形个数,并说明原因,从而得出三个算式。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分别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图形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自主思考第四幅图应该怎么摆和列式,以及1+3+5+7+9对应的第五幅图是怎样的,由形化数,数化形,加深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最后再让学生综合观察三组算式的共同点,从而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规律。通过经历在图中探索出数的规律,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位老师在结束了展示课后,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参与观课的校长、老师在综合楼二楼书吧进行了议课活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四位教师的课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建议,再次形成新的教学设计。

  虽然四位老师结束了同课异构的课程,但是为了能设计出一节高效的课堂,通过上一次的评课与研讨,以及四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的共同探讨,许露银老师以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在五三班和六四班进行磨课。

  经过两次的磨课+研讨,许露银老师在10月27日上午第二节课在三楼多媒体教室给六一班的同学们上一节《数学广角——数与形》展示课。经过大家的努力,六一班的同学们在许露银老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积极的发言,踊跃的举手回答,课堂氛围活跃。

  评课环节

     第一环节,许露银老师解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是由数引入形,先通过数的计算找出数的规律,再通过图形去验证规律。

     第二环节:评课

     何华香老师:复杂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并以填表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因材施教。

      符乃之老师:认为有数学文化参与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蔡丽芳老师:每个环节都将数与形紧密连接在一起,体现了将数转化为形,以形助数。

     王小贝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韩伟伟老师:每个环节安排合理,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多,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加深学生对数与形的理解。


  这次的同课异构体现出了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的见解。

阅读 7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