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庄村位于韩集镇北部,1150人,党员37名,村“两委”成员5名,耕地面积1228亩。今年以来,于庄村持续将“党建+807”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做实蔬菜产业“文章”,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集体强”的强村富民新路径。
深化支部引领,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于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从2000年就开始种植蔬菜大棚,但村民参与少,依靠一家一户粗放种植,自产自销,多年以来都无法与其他蔬菜强村竞争。2013年,村党支部书记于红利成立了曹县红利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当时种植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没有固定交易场所,合作社仅建设了10几座小拱棚,面积不足30亩,年亩产仅有5000斤,收入也普遍较低,蔬菜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为破解蔬菜种植产业缺乏技术和人才的困难,于洪利多次带领蔬菜种植户到寿光、聊城等先进市、县学习,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多次邀请寿光技术专家现场指导。
无巧不成书,2022年,县委组织部创新实施了“党建+807”工程,于洪利更加坚信了要强化支部引领,与镇党委结合,将蔬菜种植产业作为于庄村“党建+807工程”实施项目,同年3月,召开于庄村“党建+807”工程实施大会,鼓励蔬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逐渐形成“以点带面、星火燎原”之势,村民入社率由最初的1.5%提升到现在的45%,逐步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新模式。
规范运营标准,激发蔬菜产业发展新活力。2022年3月,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重新明确了合作社职责分工,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12条;5月,确立了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特色林果产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种植管理上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种植优质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蔬菜产品销售。进一步深化合作社运营体系,采取“流转+返租+保底+分红”运营模式,通过集中流转农户土地,同时与农户签订保底协议,每亩地1000元,年底根据合作社盈利情况再进行200-300元分红。对整合的土地,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修缮大棚,然后把蔬菜大棚返租给农户,合作社收取租金获取收益,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7万元。
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今年又新增土地流转230余亩,投入资金1150万元,新建新型蔬菜种植大棚70余个,不断扩大蔬菜种植园区的规模,种植绿色有机蔬菜,提升蔬菜质量,蔬菜基地标准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每个大棚安排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管理人员,实行“一对一”负责制,根据棚内蔬菜产量实行奖励制,大大提高了种植人员的积极性。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为进一步做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新修生产道路4.5公里,新装变压器5台,新打机井5眼,并同步注册“于家菜园”商标,西红柿等6种蔬菜通过无公害认证。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采取“市场批发、农超对接”的经营模式,建成配有净菜车间的占地7500平方米蔬菜交易市场一处,产品远销郑州、北京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并与菏泽三信超市、河南万家超市等大型商超签订了销售合同,蔬菜旺季日成交量达到50万斤以上,合作社产业链整体发展实现质的突破。
树立“借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乡村旅游。依托现有的瓜果蔬菜种植基础,优化种植结构和种类,新增25亩特色采摘果园,生态鱼塘1处,建设集餐饮、游乐于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1处,深挖农业产业附加值,极大延伸壮大了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