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丰富残疾人之家庇护对象文化生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4月2日下午,市心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联合市心社区残疾人之家在新时代文明开展“一岁一清明,一念一思亲'主题活动。
图为:热心居民耐心的指导庇护人员如何制作清明果胚。
活动开始前,首先由社区工作者为大家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各地的清明习俗。听完介绍之后大家纷纷把双手清洗干净,并在桌上铺上保鲜膜,闻着带有阵阵艾草香味的清明果片和炒制好的馅料,所有人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揉面团,一块块“石头状”大面团在阿姨变戏法似的操作下快速变成长条形,有的负责将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有的负责包馅料...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认真的制作,在社区居民和残工友们的齐心努力下,不一会工夫桌子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寄托着对亲人思念的青团。
等待清明果蒸煮的空隙,我们来制作几朵纸质菊花,来寄托对家人的哀思。
首先把彩色卡纸进行对折,并在边缘粘上双面胶,然后用剪刀在对折部位剪成流苏样,最后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彩色卡纸卷在事先准备好道具上。
瞧,这是我做得哦
大家品尝着自己制作的青团,满满的幸福感。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庇护对象和居民朋友心与心的距离,更是宣传了整个社会扶残助残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