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中心小学清明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用户5272874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17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各位家长们:大家好!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一、清明节安全注意事项

   清明节正值春分与谷雨之间,是春天雨水天气最多的时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积水多,容易摔倒,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家长带着孩子出行,不管是祭祖还是踏青,都一定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注意出行安全

   清明节正值人流高峰期,外出时,请家长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尽量避开高峰,以防发生拥挤事故。

   以公共交通为首要选择,减缓交通压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执勤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

 上山祭祖或踏青时,避免靠近有山泥倾泻危险的山体,选择宽敞的大路。

2.妥善保管物品

   外出期间,需要携带的物品较多,家长一定要分类好,避免孩子接触到危险物品,妥善保管。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防止丢失,并嘱咐孩子看管好自己的物品。

    最好准备好环保袋和垃圾袋,收纳好各种垃圾,不要随便扔弃,破坏环境

3.防范消防隐患

   每年清明期间,不正当的祭拜活动都会引发山林火灾,因此务必加强消防意识,从自身做起。

遵守相关部门关于扫墓的管理规则,尽量避免在户外特别是山林中使用明火,或燃放烟花爆竹。

   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香烛等,扫墓前清理好周围的杂草枯叶等,扫墓后要处理好焚烧物,做到安全祭祖。

4.确保人身安全

   无论是上山祭祖,还是外出踏青,我们去的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事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家长记得叮嘱孩子牵着自己的手,不要走丢,玩耍时也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

   一旦遇到陌生人搭讪就要提高警惕,避免跟他们聊天,不要食用他们给的食物和饮料。

5.注重饮食安全

   现在是季节交换之际,各种流行疾病多发,要预防孩子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水痘等等。

   给孩子吃清洁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提醒孩子多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重视食品安全,讲究卫生,禁止孩子吃街边的小吃和不干净的食物。

二、清明节文明注意事项

   清明,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出游,或回乡祭祖,或外出旅游。在外活动期间,请每位家长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让孩子做一个文明且优秀的人。

1.文明祭祀

   作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清明节传统习俗,更要告诉孩子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告诉孩子,清明祭祖并非一种迷信活动,而是缅怀已逝的生命,感激他们对现人的贡献,鼓励后辈向先辈学习,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在祭祖过程中务必做到文明祭拜,带着一颗缅怀先人的心,表达自己的敬意。

鲜花祭祀——用鲜花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更为雅致。

音乐祭奠——用音乐寄托哀思,传达怀念先人的感情,低碳且环保。

追思会——通过家庭聚会等活动,祭奠先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

文字传情——鼓励孩子写一些缅怀先人,追忆为人的文章,以此追思古人。

网上祭祀——通过网络,写下自己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与感怀。

2.文明出游

   山川美景是大自然的馈赠,文明古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外出游玩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

从孩子小时培养,提醒他们注重小节,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游客。

   家长应该提醒孩子做好以下几点:

   参观古迹及历史名胜时,请不要喧闹,文明参观。

若景点标明“请勿拍摄”,请不要违规拍摄。在与景观合影时,不要乱摸、乱踩、乱骑,更不要乱涂乱画。

   在公众场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仪态,时刻谨记遵守文明礼仪。

  尊重当地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等,争取做到入乡随俗、以礼待人。

   春光明媚好踏青,安全文明伴我行。想要有一个快乐的假期,就一定要做到文明出游。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做一个懂文明、爱礼貌的小游客。

3.文明做人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

   中国素来以“文明之邦”著称,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学生。

   趁着清明节,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仪,争做礼仪小先锋。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见到长辈要问好。

   当自己得到帮助时,要主动向对方表达感谢,学会乐于助人。 及时制止孩子的坏习惯,给孩子树立规则,让孩子明辨是非对错。

   做孩子的好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孩子才会严格要求自己。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孝心与感恩之心。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

   特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到爱护环境、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控制音量、有序排队、注意仪容等等。安全文明问题,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希望家长能和老师、和学校站在同一阵线,一起致力于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希望每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又有意义的假期。

    让我们密切合作,共筑安全防线,共建美好明天!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双溪中心小学

                    2023年4月3日

阅读 17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