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飘香时,书香满“三名”——阳信县第四批“三名”小学教师第一协作组读书纪实

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 努力~幸运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20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伏尔泰曾说过,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颜真卿曾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是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无论是纵观中国历史,还是横看世界发展,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伟人领袖,都无一不好读书,读好书。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白雪皑皑的塞北,从波涛翻滚的东海之滨到风沙茫茫的西北大漠,方寸之间便是世界。当灵魂穿越千年,当思想历经千山万水,心便灿若日月,生命便多了层意义。

       亲爱的三名第一协作组的家人们,我是本周领读人张燕燕,今天是3月29日星期三,在这阳光灿烂、梨花飘香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海洋,享受读书带来的美好。请大家将读书摘抄及心得分享在本群,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阅读书目:《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美】安奈特·L·布鲁肖

阅读日期:2023年3月29日

阅读分享人:河流镇丁家小学 郭书国

阅读章节:第1章《课堂管理》

阅读摘录:

建议2:优先进行班级管理。纪律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井井有条、严格恪守的规章和秩序。第一堂课,他们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该遵守怎样的规章和秩序,以及自己对他们的期望。

建议6:每天问侯学生。一个小小的微笑,一声真诚的“欢迎”,会为你与学生一整天融洽的相处开一个好头。

建议19:惩罚要适当。惩罚学生的根据是他们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而不是你个人的精神状态。惩罚学生出现的问题,而不是问题背后的学生。

阅读感悟: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没有高深的科学理论,有的只是应对复杂挑战的实用的小策略。围绕课堂管理,作者谈了22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不长,但从中感受到的是对孩子由衷的关爱,对教学深深的热爱。

第一条建议是成功开启新学年。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开学第一天定下的基调将影响以后的全部学校生活。亲切迎候学生;精心备课;保持镇定、快乐、积极的心态;分享对教育的热忱;表达对每个人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想想这些建议,好像都做到了,又好像没有做到位。开学以饱满、热情的姿态迎接学生,让学生由衷感到老师对学生的重视,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仪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样子,更是由此带来的感化效果,要有仪式感。

关于优先班级管理,纪律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井井有条、严格恪守的规章和秩序。上课之始,首先是让学生明确如何是遵守规章和秩序。有的同学习惯上课随便发言不举手,很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不讲秩序,不遵守纪律。遵守纪律要有惩罚措施,不遵守就要受到一定惩罚。那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设定班规,有错必纠,有错必罚。惩罚学生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某一学生。学生对遵守纪律的普遍性才有认识,共同自觉地遵守纪律。

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以一颗爱心对待我们的学生,热忱对待我们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要雕琢着未来。

阅读日期:2023年3月26日--4月1日

阅读分享人:翟王镇中心小学  马长新

阅读书目:《班主任工作漫谈》

阅读章节:第一章 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阅读摘抄:

(一)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着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应该为生活在这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满足。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只有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总是新的。

(二)“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最深的一点体会。

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

我坚持这条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功。

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三)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阅读感悟:

魏书生老师是当代教育家,不一般的教育家。《班主任工作漫谈》是魏老师30年多前的经典著作。追随经典,历久弥新。魏老师的教育智慧和师者风范没有过时。一直以来,我也学着魏老师民主、科学管理,引领着孩子们强身健体。

我和魏老师一样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不是为了晋职、补贴,只是愿意当。也没曾想是为了锻炼能力,只是觉得当班主任,班上的学生和自己更近了一步,就像是拥有了自己的亲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常常思考:应该做一名什么样的班主任?魏老师在第一章给了我答案。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参加工作以来,曾面对一个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在泥泞不堪四面透风的村小,到08年搬入百废待兴的明德楼,到18年从零开始的合班并校,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就要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接受挑战。

(二)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抢挑重担,抢着当班主任,抢着当比较乱的班级当班主任,便抢到了一个增长能力、锻炼自己、显示自己才干的舞台。我们就应该勇挑重担,去历练自己,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三)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扮演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角色。大发雷霆的莽撞角色、不管不问听之任之的角色、训斥挖苦的角色、严父、慈母、兄长、亲属、朋友、心理医生……选择哪种角色效果会完全不同。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四)专业阅读,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一定要读,选几个比较着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到班级管理实践中,有的不能全部照搬,但也会给我们启示。前阵子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觉得很全面、很实用、很巧妙。

魏老师在本章还交给我们多互助,少互斗;多学习,少批判;笑对人生,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便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制怒,学生来帮忙;关于服装与发型,魏老师告诉我做到两点即可1整洁2符合当地大众服饰习惯。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是主张不向别人学习,而是坚持自己的长处。

是时候静下来思考:做什么样的班主任?只有这样才不会随心所欲迷失方向。

阅读书目:《生命与使命同行》陈辉著

阅读日期:2023年3月29日

阅读分享人:巩希琳

阅读章节:专业引领之陈言微语

阅读摘录:

三是希望。

(1)引领同事。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培训的收获与你的学生、同事、领导分享。

(2) 发展自我。看到差距,缩小差距。人的天赋和起点差距不大,差的是工作效率和业余时间。做优秀教师要有底蕴,必须多读书、勤实践、善反思。

(3)培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教师都是以育人为核心,乡村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让更多的孩子因为你而爱上英语学科,英语启蒙工作大有可为。

(4)温润家庭。参训学员绝大多数是女教师,母亲是民族命运的主宰、家族基因的改良者、家庭成员的轴心,家庭、家教与家风赋予了母亲神圣的使命。让家庭成员因你而感到幸福!

阅读感悟:

  此部分的希望寄语摘自陈主任英语“种子”教师北京培训返程途中的总结。2016年我作为其中的一员赴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了本次培训。高端的专业引领让我大开眼界,不仅增长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培训让我结识了许多小学英语学科优秀的教师,让我意识到自己与优秀的差距,明白了专业成长永无止境,要随时自我加压,精益求精。专业能力提升有起点,但没有尽头。任何时候我们都没有理由“称忙道老言弃”,青山在,人未老;心若在,梦就在。我要抓住每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因为培训平台也是人才资源库,择善而交往,能使其成为工作生活的资源宝库。

阅读书目:《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理论与实践探索》

阅读日期:2023年3月30日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特殊教育学校 韩素芹

阅读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融合教育与我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

阅读摘录:

1.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让融合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确认,并逐渐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2.融合教育倡导每个儿童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融合教育尊重差异,注重潜能开发,是多方参与、合作化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建立融合的社会。

3.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必须按照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因材施教和差异教学。

4.在特殊教育学要儿童随班就读中应充分体现尊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在教学中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为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了解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身心特点和特殊需要的基础上,对她们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阅读感悟:目前我县残疾儿童入学主要采取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我县高度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2022年我县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随班就读示范区,有四所普通中小学被评为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但是在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问题之一是绝大部分的普通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从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要想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普通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的态度和观念非常重要,只有他们真正重视起来,从思想上做出转变,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营造好的思想氛围,才能付诸行动,思想行动都动起来,我县的随班就读工作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阅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

阅读日期:2023年3月31日

阅读章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阅读分享人:金阳街道程坞小学 蔡淑芳

阅读摘录:

在第一组里,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席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习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一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习,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阅读感悟:

 孩子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着的,他们个性鲜明,各有特点,是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体。正因为孩子的这一特点,就注定我们的教育一定

是要“因材施教”,要注重差异。但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些差异,习惯于一刀切,习惯于拿一个标准来衡量孩子,并贴标签般的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令其在有意无意间便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了。造成了对“很大一部孩子”一种消极的、错误的心理定位,给其一生的正常发展形成很大的障碍,为其正确认识自己造成很大的误区。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阅读日期:2023年3月26日--31日

阅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阅读分享人:洋湖乡中心小学  吕洪艳

阅读章节:1-2小节

阅读摘录:

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第一流教育教要素: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阅读感悟:

 从这周开始,我开始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走近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先生提出的“教学合一”一直以来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今天再重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我们老师上课不是为了教“教材”,重要的是教“方法”。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如,我们要求学生要读书,怎么读,重点还是在教给学生会读书,这就提醒我们教学不是把标准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找出答案。二是教学方法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外出听课学习,经常看到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新颖,很精彩,学生和老师配合默契,我们拿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往往出不来那个想要的效果,那就是我们只想着教,而忽视了自己学生的学情,只有把学情融合进自己教学设计中,才能架起教材和学生桥梁。我们现在推行的学本教学模式提倡“以学定教”,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三是教师自身的教学合一,当今形势下,老师不进步,学生何谈进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须尽快学习,领悟然后实践,学会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创新,做教学合一的教师。

阅读书目:《为真学而教》

阅读日期:2023年3月31日

阅读章节:《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

阅读分享人:第三实验小学 刘召英

阅读摘录:

今天读了《为真学而教》的建议八——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读后有自己的所得所想。1.“行云流水”的内涵解读。 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的《答谢民师》:“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此看来,其本义是,自自然然发生,有行有止、顺逆伴生、少有人为之痕、有为有不为等。而人们通常所谓“行云流水”的课恰恰相反,它不自然、有矫饰、太人为、无“静止”、少“逆袭”,违背学生认知等方面很多规律,如有进有退、有高有低、迂回反复、螺旋上升等。有必要回到“行云流水”的本义,让学习像山里涧、谷中溪、岩上流一样,“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如此“行云流水”的课堂、才走向了教学的本真。2.行云流水的课堂还有可能是教师一己才情的尽情展现、是他一个人的“知识叙事”。作家蒋勋说:“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课堂教学作为师生的一种特殊生命活动,自然也要追求美,体现审美的精神与气度。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美的?一味灌输、效率至上的深堂不是美的,偏爱优生、漠视弱者的课堂不是美的;无的放矢、抛荒资源的课堂不是美的,启而不发、获得(感)甚少的课堂也不是美的;教师激情展示,学生昏昏欲睡显然也不是美的。由此反观,激起对话、注重质量的课堂是美的;面向全体、提优助差的课堂是美的;靶向精准、因材施教的课堂是美的;引爆思维、情智共生的课堂也是美的……

阅读感受:

由此反观自己的教学,激起对话、注重质量的课堂是美的;面向全体、提优助差的课堂是美的;靶向精准、因材施教的课堂是美的;引爆思维、情智共生的课堂也是美的……教学真是一件让人困惑不已,人言人殊的事。让学习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教师就要眼里有学生,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教师就要努力认清学科教学、课程标准、儿童立场,要练就解读文本的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学习自然发生,教师就要退居幕后,让学生站到讲坛的中央;让学习自然的发生,教师就需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注重用多元的评价激励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习自然发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需要每一位为师者慢慢修炼!

阅读书目:《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

阅读日期:2023年4月2日

阅读章节:《如何深入学生内心》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小学 李芳

阅读摘录:

1.你看到了,倪老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精心设计了开场白和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了期待,而在以后的课程中倪老师必须不断努力,满足学生期待的心情。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是倪老师懂得,教育学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先了解他们。

2.他们原本热切、活跃,却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丧失信心,不再期待。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出人意料的惊喜,有的是每天不得不填写的“纪律处罚表”一这些表格会让他们奔走于教师办公室和教室之间,有时甚至要去校长办公室。

阅读感受:通过读《如何走进学生内心》总结了一些教育小技巧:1.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以热情态度欢迎学生进教室:准备一段讲话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注;设计有趣的热身活动。

2.赞扬很重要。持续夸赞积极正确的做法;以循循善诱夸赞的方式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做法。夸赞时要注意细节与持久性。

3.注意课堂规范。 ①仔细讲解 ②实际演练:假设情况并让学生作出反应。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规范,对学生错误要宽容,并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学生。 ③严格执行:不能无视或容忍学生不遵守课堂规范的行为,每一次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

阅读书目:《教育的目的》

阅读日期:2023年4月2日

阅读章节:第一章:教育的目的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李海燕

阅读摘录:

1. 儿童在证明和利用某个知识的时候,应该毫不怀疑地知道什么时候是在证明,什么时候是在利用。凡是被证明的东西都应该加以利用,凡是被利用的东西都应该加以证明。

2. 在教育领域,平坦的享乐之路,往往通向糟糕的结局。

3. 教育需要精雕细琢,需要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没有捷径。

4. 风格,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风格是力量形成的形式,是对力量的约束。风格无处不在,是最有用的东西。

阅读感悟:

相信很多教师都曾思考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怀特海的论述是: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学习。可以说,最终指向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之路。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思路,大多时候,我们想的更多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特性。只要明白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便会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永葆教育的好奇心,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神话。

怀特海认为我们应旨在培养既有文化修养又在某个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文化修养体现在睿智、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上,这也是为我们点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文化修养与专业知识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阅读书目:《教育可以更美好》

阅读日期:2023年4月2日

阅读章节:自序 教育真的可以更美好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实验小学 田朝霞

阅读摘录:

教育的美好,在于教育是一种成全。生命因教育而润泽,精神因教育而升华,生活因教育而幸福,人生因教育而有意义。

 能够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没有任何其他路径,唯有教育。教育所呈现的不仅是孩子的美好,更有教师的美好。

 教育所成就、成全的不仅是孩子,当我们努力成就孩子、成全别人的时候,冥冥之中自然也就在成就、成全自己,让我们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

阅读感悟:

作为人民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尊、自重、自爱、自慎,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格的修养和锻炼。要让学生从我们教师表里如一的言行上,特别是行为规范上感到可亲、可敬、可学。教育的美好,在于教育是一种相遇、一种唤醒、一种成长、一种成全。  

培育孩子美好心灵效力确实大。最近,我在班里开展了"小老师"的活动。在班上美好的教育学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沉浸在美好的教育环境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学习是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一种氛围。我们讲美好教育,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是美好的教育呢?他是能让我们更好地、更容易地、更开心地学到知识;也就是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阅读书目:《认知天性》

阅读日期:2023年4月3日

阅读章节:第一章: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四实验小学 王玉香

阅读摘录:

1.集中练习只是短期记忆。

在学校那会,总会有同学很努力但就是成绩很差。究其原因,就是每门科目都集中性的花大量时间去学习。正确的做法则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间隔地安排练习能起到奇效。一项学习任务,分间隔练习而不是连续进行。长期记忆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

(2)穿插不同的内容进行联系,有助于长期记忆。毕竟大脑总是倾向于喜新厌旧。

2.练习才是核心!

获取知识只是学会技能的很小一部分,练习才是成长的核心。很多人觉着学英语是个很难的事情其实是因为我们在练习上面花的时间太少了。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练习上。

3.学会举一反一,触类旁通!学习一个知识后,要发散思维。想象在不同场景中,应该如何去运用它。学习英语也是这么个过程,在没有语境环境的情况下,想象力是个好东西。

阅读感悟:

1.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看起来学得快实际忘记得更快),只有当练习被分散安排在有间隔的培训里的时候,才更为有效(原因是有间隔中的练习,穿插安排其他的学习内容,会把学到的东西掌握得更牢固,记忆得更长久,而且更为实用)。

2 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快速频繁的练习会产生短期记,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他巩固过程,因此 有间隔的练习更为有效。出现了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

阅读书目:《教育的目的》

阅读日期:2023年3月31日

阅读章节:第一章——第三章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丁媚清

阅读摘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育的节奏——在实践中运用的原则,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虽然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外一个要素——“智慧”——古人称之为“智慧”——虽然模糊但却伟大,甚至更为重要。智慧高于知识,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

阅读感悟:

我们经常把学生视为祖国的花朵,教师是培育花朵的“园丁”。殊不知,这样的比喻,在表达对老师崇高敬意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师只是“花朵”的施肥者,修剪者,让“花朵”朝着“园丁”设计好的模式开放。如何避免思维僵化?怀特海告诉我们注意两条戒律:一是不要教授太多学科;二是不教则已,要教就教得透彻。所以,我们教授的知识要少而精,并尽可能地进行任务群、大单元设计,进行跨学科主题项目学习,把知识贯通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让学生内化这些知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只有在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对未知现象产生好奇,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生才能追寻才会追寻到自我发展之路,才会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活,享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幸福!

阅读书目:《教育从爱开始》

阅读日期:2023年3月31日

阅读章节:1-5章

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商店镇第二小学  张燕燕

阅读摘录:我们的许多社会问题都与缺乏爱有关,从家庭破碎到学校欺凌。因此,我们需要从爱开始,而不是从拒绝和否定开始,才能避免这些社会问题。”

教育从爱开始,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观点,这是基于一些发自内心的考虑所得出的结论。当我们谈论教育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爱,它不仅仅是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而且也反映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

爱是一种最美好的感情,它不只是一种人际交往,而且还是一种协作、希望和奉献的精神,它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幸福的家庭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和爱的氛围,让孩子们更自信,更愿意去学习,更有责任感。

阅读感悟:《教育从爱开始》一书是由张玉芬老师编写的,此书共分为三辑十三章,每章都用真实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每个故事都让人深思,每个道理都使人警醒。在这些故事和道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育而有道”中的一章。成绩不好的于冬在一次测验中得了满分而被其他同学冤枉成作弊,但是,即使作者心里没底却依然选择信任于冬,而结果也是可喜的,因为作者的信任,于东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测验每次都是满分。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不禁在想,如果是发生在我自己的班级,我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会不会也像作者一样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如果在以前,我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我也会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教育便充满无限生机;没有爱,教育就是苍白的,必将枯萎直至消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世界是纯洁的、简单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爱来维护孩子心中的纯洁与简单。有人说,严师出高徒。但我却觉得,严师不一定出高徒,特别是在容易出现叛逆期的中学生身上,过于严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寻找新的突破点,这种情况下,“爱的教育”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1、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他却会在其他地方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优生和差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在学生迷茫无助,找不到自我时,作为一盏明灯,指引他前进的方向,做孩子人生的航标,指示他驶向光明的彼岸,使他找到发展的目标,自信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2、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孩子,有时候鼓励的语言,赞扬的语言可能会事半功倍。自己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一辈子产生影响。你对孩子付出了爱,孩子也会用爱来回报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去与学生交往,相信教育将不会那么困难。”

阅读书目:《给教师的36条建议》

阅读日期:2023年4月3日

阅读章节:第一辑1-3章 智慧教师养成记

阅读分享人:温店镇中心小学 孙伟

阅读摘录:

1.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2.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

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3.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

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有它黑暗的一面。我们更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在正视(而不是回避)眼前假恶丑的同时,心中燃烧着向往真善美的理想之火,进而产生一种真诚的责任感:让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阅读感悟:

   读完1-3章,收获很多,忙碌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确实忽略了大自然的本真教育,过多的追求了“刻意教育”,但这又岂是我们个人可以左右的?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让我想到:“教不严,师之惰” ,我认为“严”是“宽”的重前提。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已,“言教不如身教”。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 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读书使我们积累知识,扩大视野;读书使我们加速成长,助推成功;读书使我们远离庸俗,走向文明。书籍可让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交流可以让大家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精湛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让我们认真做好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资吧!

      今天,我们捧起书本,为蓬勃的生命积蓄力量;明天,我们一定会收获一轮绚丽的朝阳!

阅读 20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