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壕兔初级中学2023年清明假期安排及安全须知

学渣隔壁的学霸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19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缅怀先烈、悼念先人、纪念祖先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文明等教育,切实履行好第一监护人的职责,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放假安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将清明节放假事宜通知如下:

       4月4日(周二)离校

        六年级 15:30–15:40

        七年级 15:40–15:50

        八年级 15:50–16:00

        九年级 16:00–16:10

       4月5日(周三)到校

       六年级 16:30–16:40        

       七年级 16:40–16:50       

       八年级 16:50–17:00        

       九年级 17:00–17:10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安全提示

1.文明祭扫    

清明节祭祀先人,表达我们的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倡导用植物、鲜花、网上追思等低碳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社会新风尚。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做到不在城乡道路、广场小区、林地草坪等场所焚烧冥物、燃放爆竹,维护公共环境,消除火灾隐患。坚决抵制封建迷信祭祀用品,以网络祭奠、鲜花祭奠、清扫墓碑、鞠躬默哀、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辈、追念故人。不给森林火灾可乘之机,持续营造安全、文明祭扫的良好社会风尚,共度一个文明低碳、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2.疾病预防    

春季是流行性疾病多发季节,要预防流感、肠胃病的发生,注意防寒保暖,重视食物安全。节日期间请家长们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

3.交通安全   

 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乘骑电瓶车做到一人一盔。

4.防溺水教育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居家安全    

放好厨房里的刀具、燃气灶、打火机、易碎品等,不让孩子乱摸,小心孩子烫伤。不用三无电器,不改装插头,不乱拉电线,不用湿手碰电器,不用破损电器,不玩电器或电源,不超负荷用电。    

6.饮食安全    

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零食。

  悠悠我心,念念清明,时时当下,处处春暖。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共同度过一个平安和谐的假期!

                                 小壕兔乡中学教务处

                                       2023年4月4日

阅读 19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