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的经幡

杨凡俊
创建于2023-04-03
阅读 2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黛色的山峰一座连一座,一座挨一座,重重叠叠地分布在四周,也消失在目光尽头。泸沽湖就在这群峰环绕下静默着,翡翠般的湖水倒映着的是纯蓝的天空以及天边山头上的洁白的云。但于我而言,印象深刻的还有泸沽湖畔那随处可见的经幡和经幡下白色的叫玛尼堆的小尖塔。

    那每片经幡上都是用藏文书写着的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和经文片段。经幡在随风飘动,每飘动一次就是在诵读一遍上面的六字真言或经文,就是为信奉她的人祈福一次。

    我此次来泸沽湖除了赏湖还有了解人,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自从在电视里知道了这个神秘的女儿国后,我曾对她们的生活有一个想象:群山深处,一方幽静而清澈的湖,湖畔古木参天,林阴下一栋栋木墙黛瓦的房子里,生活着一群女人。白日她们在湖畔劳作,夜晚她们在木屋里纺织。她们说着外人听不懂的话语,用外人看不懂的文字记录着生活,用外人看不懂的仪式祈祷着幸福,还有她们世世代代都在演绎着神秘的“走婚”式的爱情故事。

车子行近摩梭人的村子我才发现,树是到处都是,山上,湖畔,村子里的木屋旁,但都不参天,原来这里的红土地略显贫瘠,很难养育出参天大树。村口,湖畔的经幡玛尼堆我也不陌生,知道她们属于藏传佛教,导游小哥说摩梭人信仰藏传佛教。还未见到一个摩梭人,先前对她们的神秘向往和为她们构想的生活场景就开始崩塌了。

    为我们讲解摩梭文化的是名字为卓玛拉姆的摩梭女子。卓玛拉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卓玛苗条的身材和紫黑的肤色和我近几天见到的丽江其它地方的女子一样。刚接触的一切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摩梭人的与众不同。

    从卓玛的讲解中,我知道了摩梭人没有自己的语言,说的是藏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写的是藏文;没有自己的信仰,信的是藏传佛教……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所以虽有自己独特习俗的她们一直到现在却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着。原来,摩梭人的神秘只是对远在群山之外的我们而言的,世居泸沽湖畔的她们何曾中断过与湖畔之外人的联系,甚至她们也与藏族的阿哥走婚呢。摩梭人何曾与世隔绝过!

    “走婚”,是属于摩梭人的独特婚配方式。当女孩十三岁后,就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花房(女孩的独立卧室)了。也意味着这个女孩可以有阿哥(丈夫)了。在篝火舞蹈中,阿哥可以用抠三下手心的方式向中意的阿妹求爱,如果两情相悦,阿妹就回应三个抠手心动作,并用特别方式传递自己花房的位置,收到讯息的阿哥就可以通过姑娘花房后建房时特意留出的入口进入女孩的花房,进行走婚。开始走婚时阿哥晚进早出,不能惊动女孩家人,直至孩子出生,阿哥的身份方能受到女孩家人认可,但晚进早出(这时不必再爬窗而可以从门进入了)的生活会伴随一生或直到婚姻结束。

    人世间任何一种生活形式都与当事人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走婚,我认为是摩梭人为应对贫困生活而产生的。

因为土地的贫瘠加上生产方式的落后,摩梭人一直生活都较困难。正是因为这样,她们才以母亲为首,一家人抱团应对生活的艰难。因为外人入家,往往不能同舟共济,会给她们脆弱的家庭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走婚”的婚姻生活方式就产生了。这种婚姻方式,即使结了婚的男女也不用离家或有外人入家。因为都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无论生活有多艰难也不会出现年老力衰的老人被遗弃现象,况且对不孝之人,摩梭人有自己的严惩方式——游村示众,族人的唾沫会让不孝之人无法抬头做人。就今天的社会而言,走婚的最大好处就是大人的婚姻出问题了,不会祸及孩子,因为每家的孩子都是由母亲及其兄弟姐妹共同负责教育的。摩梭孩子把母亲的姐妹都喊作阿妈,如果哪天,你听到一个摩梭人的孩子告诉你他有四个阿妈,你也别吃惊,那只是告诉你他的母亲有姐妹四人,并不是他的阿达(父亲)娶了小三小四什么的。阿舅则充当父亲的教育角色,摩梭人喊爸爸为“达”,你现在知道“阿舅达”的意义了吧!

    就这点而言我们汉人的嫁娶式婚姻就有了弊端。把本不属于一家的人通过婚姻的方式纳入了家庭。因为本不是一家人,认同感就弱,于是婆媳矛盾,姑嫂矛盾等等家庭问题就产生了,于是子孙满堂的老人却无人赡养的现象就经常见到了。

    卓玛拉姆介绍完摩梭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后,重点介绍了与她们每个人生活都有密切关系的银器和银饰。也许我们对银子的认识只限于其贵重,但摩梭人的脑子里,银子只是制作她们生活中的日用品的材料而已。哪一个已婚女子能没有阿哥亲手打造的银梳子,银腰带,银手镯等银饰呢!哪一个家庭能缺少银碗银筷等银器生活用品呢!

    摩梭人用银器银饰并不因为她们的富有,而是银子是本地特产的,对她们而言不仅不昂贵,而且顺手可得,况且在医疗条件匮乏情况下,她们还要靠这些银器银饰养生治病呢。

    我一直认为卓玛重点介绍银子的养生保健功能是为了向游客推销她们的银器银饰。如果真这样,这些介绍摩梭人文化的解说词广告嵌入的也太高明了。这些解说,准确把住了游客的脉搏。有了这么好的养生保健方式,几千元,几万元又算什么呢!要知道很多游客是不缺人民币的,他们只缺银器银饰,何况是能养生保健的银器银饰!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她们是一个很能接纳外来文明的族群。旅游的开发,让外来游客涌入,让外来文明涌入,你敢保证摩梭人不会被新的文明同化!今天,泸沽湖畔南山希望小学已开课,几个外来男人和女人已进入摩梭家庭,而且不是走婚,村子里有十几个如卓玛拉姆一样的阿妹正一边讲解着神秘的摩梭习俗和文化一边很巧妙地在兜售着她们的银器银饰。

    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富足后的摩梭人会不会步入“奸商”的行列。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不知道清澈了上千上万年的泸沽湖能否仍有翡翠般的湖水,湖畔的经幡上飘动的是否还是六字真言!


开发泸沽湖!让摩梭人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保护泸沽湖畔的经幡!让演绎千年的摩梭文化不会仅成为解说词内容!

04:37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啊竹喂》,一首反映摩梭人走婚的MV。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阅读 2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