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呼兰河传》用诗一般的意境,含泪的微笑,守护着心灵的家园。
这是民国才女萧红的旷世之作,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五一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风雪呼兰城,一起触摸了呼兰河人的悲苦、麻木的灵魂,一起感受了萧红孤独、凄凉的人生!
读着他们的批注内容,感觉到他们的智慧在沉淀,思想在飞扬。 看着他们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批注方法,有了一种“且把金针度与人”的冲动。
娄天骐——我们班一个传奇般的孩子,他能从作者对祖母和母亲房间的陈设不厌其烦地描述中窥到萧红的寂寞,由一件貌似不经意提到的小事中感悟呼兰河人的悲哀。
李佳烨独具慧眼,用寥寥数笔就道出了书中的“小人物”有二伯的单纯与狡黠,善良与倔强。
陈菡玥简直把这本书当成了百宝箱,努力挖掘着里面的真金白银: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词义理解、词句积累,应学尽学,应得尽得,这可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学贵有疑!李玉冰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思考。你们看,她随时把问题标注在旁边,再带着问题继续读下去,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是啊,谁写冬天的冷都可以用上书中那段话。运炳天读书不忘积累,不仅关注描写方法,还能及时学习语言运用。这是读书的智慧!
管博彦做到了沉浸式阅读,他能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欢愉,一同悲伤,一同沮丧,一同愤怒,他的感悟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张洋,我们的班长。他的钢笔字铁画银钩,行云流水;他写作文文从字顺,妙笔生花;就连阅读理解他也能提纲挈领,一针见血,把批注写成了诗。
陈少潼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连做批注都能做到一丝不苟。而且边读边追根究底地发问可是一种值得效仿的读书方法!
李亦非让自己置身书中,边读边和作者对话,边读边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这样感同身受地阅读才能更精确地理解,更深刻地感悟,是一种很特别的做批注的方法。
李亦凡和李亦非姐妹俩虽然平时不声不响,但很喜欢读书,很会读书,也读了大量的书。相信书会成为她们成功的阶梯,她们总有一天会破茧成蝶,绽放光彩。
课间十分钟,喧闹嘈杂的教室里,总有一个端坐在书桌前静静地读书的身影,她就是陈依熙。书给予了她深邃的思想。你看她提出的问题多么尖锐,对书中的人和事的评价多么精准!
王芯溢,名如其人。看了她的读书批注,你就知道她的秀气伶俐,才华横溢真是名副其实。阅读中学字词,学句式,学修辞,学表达。这样读书想不优秀都难吧!
有一天一位老师跟我说:王子灏打乒乓球的姿势太帅了!我想:痴迷读书应该是他最美的模样!他对内容的理解向来深刻独到,对人物的评判向来一语中的,这都源于他大量的阅读积累,更源于他的擅读善思。
徐秋帅的批注是我见过的形式最标准,内容最丰富,角度最多元,表达最流畅,见解最到位的批注。长此以往,他就能像毛泽东一样出批注类的书,例如《<呼伦河传>注解》。
刘育闻,总是轻轻松松地学习,自由自在地读书。看他的批注中恣意地表达,流畅地书写能让你身心愉悦!
侯志岩,阳光帅气,绅士儒雅,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辩证地思考问题,因此他做出的批注总是那么深刻而富有哲理!
刘姿希,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呼兰河传》本来就有点难懂,她却能始终站在写法的高度评判书中的语言表达,这是非常难得的读书境界!
王嘉菡,读书学习特别自主、自觉又自律,批注做得细致、全面又精准。如果班里每个学生都像她一样,老师和家长该多省心哪!
苏宇珊,是老师的小助手。她总能把老师交代的事儿办的滴水不漏,更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读书批注任务。这是读书的力量!
赵辰瑾,写出的文章总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她读《呼伦河传》就能读出灰色中的光亮,悲凉中的温暖,风雨中的坚强!
孙嘉怡,堪称班里的才女。每一篇作文,每一篇日记,乃至每一篇课堂练笔的字里行间都有她的才情在闪耀。你们看她的批注不也是这样吗?
吴雨桐,读书已经成了她的一种生活常态,书籍已经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所以读什么书她都可以驾轻就熟,批注也写得自然流畅!
腹有诗书气自华,石一鑫是一个娴静文雅的女孩儿。她把每一项作业都当成艺术品去打造,她把每一本书都当成朋友用心对待。批注定能让她学会思考,学会作文。
这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又读完了《小兵张嘎》并做好了批注。他们肯定在读书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老师好喜欢他们!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习惯更是方法。有思考的阅读是打开书本的最佳方式。相信他们所有认真读过的书,触碰过的文字都会融进灵魂,只要被触动,就会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