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3.荡秋千
旧时清明节,人们除踏青欣赏春光美景之外,还有荡秋千之风。秋千最早叫“千秋”,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后传入中原,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的民间体育运动,并流传至今。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在《点绛唇》中描写清晨起来荡秋千锻炼身体的场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4.放风筝
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在过去,一到清明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晚,人们会在风筝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小灯笼在天空中一闪一闪,被人们称为“神灯”。
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汉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制风筝流行,称为“纸鸢”。唐代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
在古人眼里,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古人会在清明时,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去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知,电子城小学在原有对二十四节气了解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节气文化深化系列活动,以加深对节气的认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4月2日,五年级组开展清明节气系列活动。
解说清明
书写清明
清明踏青
清明绘画
通过开展“清明节气”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气的谚语、诗词、习俗等,更加深入地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进了学生对节气文化的感情,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