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汇总

邢杰 国家级高考志愿规划师
创建于2023-04-02
阅读 19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近有家长咨询强基计划,为此,邢老师今天把强基计划的内容进行梳理,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3、强基计划的报考流程是什么?

    强基计划已经进行了三届招生,第一届的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从第二届开始又增加了确认环节,2023年,强基计划在招生程序上也一定会有不少变化。

4、强基础计划的招生专业有哪些?

      在专业的安排上,一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二要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022年强基计划新增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动力控制、智能无人控制系统技术等专业,强基计划逐渐完善,聚焦高端芯片软件、智能科技等国家科技领域。

5、强基计划的录取办法是什么?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6、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是什么?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高校实行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同时,在发展上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7、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

       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主要是基础学科类专业,而且是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因此,比较适合对某一门基础学科感兴趣,不急于就业,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考生。如果考生想读到博士,强基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8、2023强基计划变化预测

01招生专业或新增更多交叉学科及强势学科

       强基招生专业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历史、古文字学等方向基础学科为主,但近年来,交叉学科逐渐加入强基,已经成为明显趋势。

2022强基招生专业突破基础学科的限制,北航、北理、西工大、东北大学等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增高精尖领域A+王牌学科招生专业。例如:

★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这个专业目前稳居全国第一,每年报考热度都很高;

★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是西工大的王牌专业。

交叉学科的加入,突破了强基在基础学科上的局限,也更加贴合“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目标定位。2023年的两会中,也有政协委员建议,将集成电路纳入强基培养。照此趋势,预计集成电路、船舶类、材料类等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均有可能逐渐进入强基,强于此类专业的强基院校,也将率先开启相关专业强基招生。

02复交南新强基阵营或增加更多院校

       2022年复旦、上交大、南大3所高校强基选拔模式重大突破,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即所有报名的考生高考后均直接参加初试,根据初试成绩确定参加复试名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相当于“全员破格式入围”。相信通过复交南的试点2023年将有更多院校加入复交南阵营。

03加权成绩入围,突出数学物理学科

       2022年北航、北理、大连理工等更多高校对第一类考生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入围,突出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尤其是数学学科的作用。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高考数学的成绩是区分度高的一个高考科目。给数学科目加权,可能是未来理工类高校强基计划的趋势。

2022年采用加权成绩入围的高校如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围加权成绩 =重点科目*1.2+其他科目;

★北京理工大学: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专业:数学加权1.5;物理专业:数学加权1.2;

★厦门大学规定报考数学类专业要求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125分及以上;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取消加权成绩入围,改为根据高考成绩入围;

04面试权重和高校自主权增加

       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重点对强基面试提出新要求,“要优化学校考核内容和形式,积极在面试中参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特长、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等”。

新要求下,面试对考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学科专业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也可能随之加深,同时也可能对考生的高中选修知识、竞赛知识、大学先修知识有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没有笔试的院校,面试所要承担的任务可能更重。2022年北航招办老师就曾表示,不排除有老师现场出题,考生现场作答的可能性。这种形式不仅考查了学科能力,对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也是一种考查。

考生家长该如何应对新变化

       强基计划有一定的降分优惠,但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实现降分录取,所以定位院校时一定要思虑周全。因强基计划只能选1所院校,考生的可选择性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非常纠结到底是该冲还是该保。针对该问题,我们不能统一而论,应该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来具体分析。整体来看,可以分以下几类。是冲、稳,还是保?是为了享受强基的优质教学资源还是为了985高校的牌子?不同的目的在做定位时侧重点不同:

对于竞赛生

       对于金牌和银牌考生。因为可以破格入围,可能广大考生都优先清北,但是因为去年金银牌数量大幅度增加,含金量严重缩水,所以今年,清北对于破格生都会提前审核,当然没有通过的考生,可以取消后再报其他院校。

       与此同时,今年复旦、上交、南大校测提前到高考出分前,中科大报名系统中可以提交省一奖项,这都对竞赛生非常有利。

       所以,如果考生成绩不占优势,建议可以多多考虑华东五校、甚至是中坚9校。

       对于铜牌到省一的考生。可以尽可能冲,建议报考比自身实力高20-25分的院校。你们将是华东五校、航开济、中坚九校最为喜爱的学生。如果校测有笔试,校测将是你们的天下!

      省二省三的考生不要气馁,你们绝对是招生主力军。千万不要放弃!去年有部分省份公布了强基录取名单,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仅省二、省三的考生占比在40%以上。

对于非竞赛生

       成绩很稳定的考生,建议以冲为主。建议报考距离自己目前实力高15-20分的院校。如果想报考目标校数学或者物理专业,建议报比自身实力高5-10分左右的院校。

       从2021年高校入围线来看,各校普遍数学专业分数线最高,生物科学分数线最低,数学比生物一般高10-15分左右。

       成绩波动较大的考生,建议以稳为主。建议报考比自身平均实力高5-10分左右的院校。

2022年21所在黑龙江省招生强基计划大学入围分数线

      2022年在黑龙江省招收强基计划的大学共有21所,并不是36所大学均在黑龙江省招收强基计划。

(注:各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强基计划入围分数,并不完全是2022年黑龙江高考成绩,要按照各校在黑龙江省的招生政策,如北航、北理工在黑龙江省的入围分数,就不全是黑龙江考生的高考成绩。)

强基计划不适合那种学生报考

1:高考成绩不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为39所985高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9所“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2: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就读,虽然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根据院校设置进入相关“热门”专业学习,但本科阶段还是要学习3~4年的基础学科,如果是在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痛苦的。

       所以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意向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学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

3:过度追求名校光环

      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有些同学一味追求名校光环,想要借助强基计划做跳板进入“985院校”,被录取后再想办法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管理学”等热门专业,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是本科阶段转专业,那就无法享受强基计划的政策“红利”,只能转入到普通专业。

4:擅长考试,校测小白

       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目风格都得心应手。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他们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虽然校测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能和其他报考同学拉开差距的,恰恰是这15%。

校测面试等考试,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校测高分。

5: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而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阅读 19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