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12月15日,当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在半月镇召开。全市47所中小学校长、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心学校负责人等70多人齐聚半月,共同分享劳动教育经验。市教育局局长曾祥卿同志、副局长许成同志出席会议。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蒋葵林同志、劳动教育教研员吴昌龙同志、付小君同志到会指导。
一、现场观摩
参会人员观摩了龙台小学、半月初中、半月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蒋院长等一边参观一边详细询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基地使用、活动开展等情况。
龙台小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现场劳动展示。学校三大劳动教育社团:手工制作、变废为宝、盆栽养护,富有创意的作品进行了展示。通过劳动教育,孩子们明白双手可以美化环境,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
让学生接地气的半月初中,依托校内丰富的资源,在全校师生不断探索中,劳动教育已走过5个年头。眼前这生机盎然、整齐划一,长满新鲜蔬菜的菜地,是师生辛勤劳动的杰作。
《铁锹中的物理知识》、语文整合课《二十四节气》、生物整合课《覆盖地膜的作用》……学科整合活动,让课堂彰显灵动色彩。
“我和红薯有个约会”、“英语沙拉节”等综合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在半月镇中心小学,大家听着“小讲解员”的介绍,看着沿途挂在树上的“树木名片”,感受着画进画里,写进日记的丰收喜悦之情,深感这是一个有“心”的学校。爱心公寓、花坛温棚、养殖园,在这个冬季呈现别样的温暖!
二、集中会议
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成同志主持会议,五所学校进行了交流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育?怎样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让学生获得哪些素养生长?半月初级中学分享的《劳动教育,从接地气开始》给出了答案。
半月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方面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分年级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教、学、劳合一”。学校分享的经验材料《劳动教育,我们正在前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龙台小学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学校一百多名学生,十几名教师。学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发校本教材,开辟实践基地,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打造孩子们的劳动乐园。学校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生活彰显劳动魅力》为题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
当阳市北门小学分享《开发多种资源 探索劳动教育特色新样态》。作为城区学校,北门小学突破资源瓶颈,创造性的开展劳动教育,开辟“校园、田园、家园、社园”四园联动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太子桥小学从课程建设、学科融合、主体参与、过程评价四个方面分享了经验材料《开发劳动课程 做实劳动教育》。学校组织本校学生与联谊的新疆学生开展厨艺大比拼活动,形式新颖,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三、教研员点评
教研室劳动教研员付先品同志对五所学校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并对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专业引领。
四、领导讲话
宜昌市教科院蒋院长为这次活动致辞。对当阳的劳动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办法。一、用行动的力量推动课程的落实;二、用专业的力量提升课程的质量;三、以统筹的力量来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劳动教育成为当阳的亮丽名片,希望当阳成为宜昌市劳动教育示范区,并不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成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劳动教育典型示范区。
最后,许局长就全面落实当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讲了3点意见,要求各中小学做到“学习谋动”、“融合联动”、“创新推动”。
本次活动,让全体参会人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各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要做到因地制宜、谋划部署、有序推进、全面实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助推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