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at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合作、交流、展示』关于我们“新艺术课标下美术课例研讨”的记录

创建于2023-04-01 阅读707

下午,我们通过对艺术课程标准对学习,对课标的基本原则中提出的“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进行课例研讨。结合课程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全面展开了围绕着《绚烂的民族服饰》这一课课程的讨论。      我们学员们分成六个组,每个组各自根据名族服饰文化、知识、技能、情感等角度收集素材。每个小组对于课程中设置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课堂作业的设计如何能让学生有创意的实践;老师制作的学具怎样在艺术表现方式、制作方法符合学生的审美,进行课例实践研究。

分组合作

第一组: 

【成员介绍:共6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5名,兼职美术老师1名,分别是:左彩华(专职美术)李卓(专职美术)、裴瑶(专职美术)、 陈文俊专职美术、黄菁菁(专职美术)廖浩斌(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课题拿到后,我们小组马上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老师提出我们主讲传统服饰,有的老师说用点到面,利用传统服饰中的纹样作为切入点,展开讲解示范,最后我们确定结合当地汤显祖传统戏曲作为文化基础,利用戏服上的传统纹样开展课程。大方向确定好后,我们分工合作一同准备示范的作品,一位老师用文字的形式记录课程流程,两位老师画纹样,两位老师剪纹样,分工明确,展开制作,最后我们合作完成了三个不同样式的纸质背包,并用不同形态的牡丹纹样进行装饰。

第二组

【成员介绍】共9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5名,兼职美术老师4名,分别是:周建江(兼职美术),姚海敏 (专职美术),黄婷英(专职美术),汪小玲(兼职美术)) ,徐莎莎(专职美术),余润福(专职美术),何长恩(专职美术),黄冬冬(兼职美术),王新平(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一、课程设计背景:中国是和地大物博的超级大国,丰富的56个民族经历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独有的人文特点,各民族有其属于自己的信仰、文化,并且有些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一件件民族服饰的背后都蕴含着各自的人文精神和本土风情。以小见大,我们组用民族服饰中细节且必不可少的纹样元素进行入手,用实物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的同时还可以设计运用,从纹样绘制的知识点二方纹样、四方纹样、单独纹样的介绍,动手参与其中从而最后进行文化自信的升华。

二、教学过程:1、导入使用实物的传统服饰,通过学生佩戴走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触摸,提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绚丽的民族服饰》2、新授(1)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播放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让学生观察,问"他们的共同的色彩具有什么特点——绚丽多彩。(2)把实物发给学生观察,各个民族服饰的图案有什么内容、寓意?(结合材料包,分组讨论)。师总结——内容:人物、植物、生产生活、神话。寓意:富贵吉祥、民族的延续、吉祥物……(3)提供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单独纹样的图片,学生找规律3、深入探究(1)教师示范(二方连续)(2)学生根据马克笔,进行设计纹样作业(几何)让学生体验纹样的设计美(3)学生展示作品,学生介绍设计思路,教师点评(4)教师总结:通过对传统文样的设计和了解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延续

第三组

【成员介绍】共7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 3人,兼职美术老师4 人,分别是:周如萍(兼职美术),江楠(专职美术),徐梓茜(兼职美术),宋驰风(专职美术)官文馨(专职美术),李一枝(兼职美术),邓露(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设计意图:汉服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服饰,它款式独特,颜色或清雅或艳丽,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汉服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这节课以汉服中的配饰——云肩带领学生了解其中冰山一角。导入:以南昌市万寿宫“花朝节”图片及影像资料导入,引导学生注意到“云肩”这一配饰,并对其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进行介绍。目标及重难点:了解云肩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特点(图案多为对称,色彩大多艳丽,寓意吉祥)并自行设计。课堂作业:在做到云肩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春”为主题设计一件云肩。情感延伸: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让学生从细节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汉民族文化认同感,昂首自信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组

【成员介绍】共6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3名,兼职美术老师3名,分别是:余睿(专职美术)、李志波(专职美术)、赵祥(专职美术)、乐舒(兼职美术)、胡琴(兼职美术)、苏戎(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重点』:通过服饰背包的制作,让学生了解我们金溪本土“手摇狮”独特魅力,坚定中华文化自信。【难点】:学生通过对手提包的制作,来进一步认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师:同学们元宵节我们有有哪些民俗活动呢?生: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那大家想不想看看具有我们“金溪手摇狮”特色的手提包呢?从而引出本节课题——灿烂的名族服饰。『新授1』:手摇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舞蹈艺术,每逢年节处处可见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的热闹场面!那我们金溪县手摇狮动静结合、千姿百态、活泼俏皮,令观者行旷神怡。它是彩灯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华夏一绝”、“艺苑奇葩”,2008年“金溪县手摇狮”被列入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意大利米兰参与第42届世界博览会受到热烈欢迎,闻名于全世界!【新授2】:展出带来的制作好的“手摇狮”文创手提袋。同时ppt展示传统服饰里有“图腾崇拜”的图案,进一步讲解狮子“色彩艳丽、造型夸张”,在民间美术当中狮子有“辟邪、镇宅、佑福,祈求平安”的寓意。【课堂作业】:同学们根据金溪特色“手摇狮”,制作出不同题材与款式的手提包。要求:体现金溪手摇狮的特点,既具有“美观性”,还具有“实用性”。【课堂总结】:同学们,“金溪手摇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我们通过“手提包”纹样图案的制作,让更多人来了解金溪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从而来继承发展好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组

【成员介绍】共5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 3人,兼职美术老师2 人,分别是:周电辉(专职美术)罗霞(专职美术),游星(专职美术),周早发(兼职美术),何丹(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一、课程设计背景:

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中的一个,也是金溪县少有的民族之一。对于金溪县来说,畲族的存在为我县增添亮丽的民族色彩,但是金溪县的大部分学生还不熟悉甚至是不知道畲族。为了激发学生对畲族的了解,增进各民族大团结。希望通过本课撬动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凤凰之冠》。(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民族情感)【二】新授1、教师利用二公主的故事并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给你印象最深的民族服饰”?(学生思考,教师总结。)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畲族服饰特别是头冠图片的感受,提出问题:“头冠有几部分组成,图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思考,教师总结。)3、继续提出问题:为什畲族要用各种图案来装饰头饰,代表了哪些意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三】示范:教师确立主题播放示范视频,并通过实物展示讲解步骤,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解决技法难点。【四】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评:教师把学生创作完的作品组合成凤凰之冠。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形式,发挥学生主体。【六】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加强民族大团结。

第六组

【成员介绍】共8名成员,专职美术老师5人,兼职美术老师3人,分别是:周颖(专职美术)、周凌英(专职美术)、王冬峰(专职 美术)、陈嘉欣(专职美术)王丽平(专职美术)邵萍英(兼职美术)、王振新(兼职美术)、徐泽远(兼职美术)

【过程及感想】课程思路:我国56个民族,除汉族外苗族人口基数也较大,苗族服饰以银饰的大多为特色也具有代表性,也是人们了解的较多的一个民族服饰。

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说出银饰的用途、寓意及银饰的的制作技法(图案法、叠堆法、镂空法)。

导入:采用实物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穿着苗族服饰播放56个民族服饰视频展示,引出苗族服饰!

新课:欣赏苗族服饰思考其特点引出:纹样、银饰。了解纹样的来源及代表的寓意,比如:苗族纹样的起源至与民族迁徙为记录沿途的风景所缝制各式纹样流传至今!后由纹样引出银饰。

课堂练习:采用图案法、叠堆法、镂空法三种方式用锡箔纸模仿制作银饰品。

情感态度文化延伸:苗族银饰不仅是一种服装饰品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和历史的沉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学生能更了解更包容兼纳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学生也能树立民族自信,从而继承弘扬!达到中华民族遍地开花!各景不同。

经过了一天的学习,一下午的努力,不同的小组不同的构思在这个教室里产生、碰撞、融合。学员们都感觉收获满满,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课程,合照时将小组作品拿在手上用照片将这一次的培训课程永远的记录下来。希望在培训的这段时光里所学到的知识,可以一路陪伴大家成长,我们再会。

阅读 7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