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努力遇见青春,便有了春华和秋实;理想遇见远方,便有了诗意和温暖;当求真先于课堂,研讨碰撞思想,便有了收获与成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激发我校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鹰潭二中第二届“达先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如火如荼进行,3月30日于西校区容德楼举行了生物组决赛。
比赛当天,西校区执行校长程国春 、初中部校长杨凯与生物组老师们前往观摩,对本次比赛表现出高度重视与支持。
同时生物组决赛十分荣幸邀请到了市教研员杨慧琴老师、江西省骨干教师张雪英老师和鹰潭市骨干教师杨风龙老师担任评委。
参与决赛的授课老师们也各展风采,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互动丰富、生动形象的生物课堂,引领学生们探索“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们的课堂精彩瞬间吧!
课堂伊始,程诗雨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参与跳绳活动感受心脏的跳动和位置,引人入胜,使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心脏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它是学生学习上潜在的拦路虎,同样也挑战着老师们教学的神经。欲知其功能,必先求结构。程诗雨老师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具直观立体的特点,为观察心脏结构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教学过程通过建模法更好地模拟血液在心脏中流动,帮助构建概念。程诗雨老师的课题以传统的理论课为基础,辅助以VR的操作学习,演示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带来的是课堂的变革,它呈现的是小组合作、师生互助的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观察、类比等系列活动中锻炼了科学思维。
潘芝曼老师的课程注重学生主体,课堂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的课堂中,她首先通过三段不同的心跳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大小,并且巧妙的利用偏心这一词,让学生理解心尖偏向身体左侧这一现象。
接下来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了心脏的四个腔室结构和所连接血管的名称,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了上房下室,左右相对,房连静,室连动的规律。同时回顾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血液的心脏中的流向和瓣膜的作用。
潘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上演示了心脏灌流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结论。然后运用小道具帮助学生理解心脏泵血距离和心脏壁的厚薄联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心脏的工作原理。
卢亭燕老师以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在饭桌上的爆炒猪心,凉拌猪心和猪心莲子汤等菜导入课题——心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共鸣,不仅引出心脏的组成,还复习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这一知识点。
随后介绍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与学生互动比拳头大小,让学生知道人体心脏是在慢慢发育成熟的。紧接着结合视频和模型讲解心脏的结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心脏的各个结构,并将立体解剖图转化为平面图,初步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能力。
期间着重强调了左心室壁最厚这一结构特性与其连接的主动脉的功能相适应,强化生物学结构与功能观这一生命观念。最后通过听心脏有节律性的跳动和看心脏血液流动的方向这一动画,让学生知道心脏的工作过程,拓展冠脉循环让学生知道心脏也是需要血液供给的,进一步强化心脏边工作边休息这一特性,转变学生已有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人活着,心脏永不休息。
余伶俐老师主要就是围绕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教学设计,因为这部分内容难,为了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先播放了一段讲解视频,结合教具让学生们根据手中的学案任务进行独立思考,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也积极同学生互动,并请学生参与心脏解剖图贴名称的活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让学生们更加充分地理解知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赛后评委老师们对于各位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结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点评,指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也对教师们的课堂设计给予了肯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更美。本次“达先杯”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展现了生物组青年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和异彩纷呈的课堂,全面展示我校教师专业素养。“展风采、强内功、促发展”,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对青年教师们产生长远的积极作用,努力创造鹰潭二中生物教学新篇章!
撰稿:徐 姿
初审:卜颖柯 蔡 雯 程诗雨
终审:程国春 杨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