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介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清明新风尚
科学文明祭祀。旧时坟头土,见之如亲人。今日多媒介,寄我追思意。倡议采取书写寄语、鲜花祭扫、植树缅怀、家庭追思、网上祭奠、撰写追忆文章等方式,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鞠一个躬、宣读一篇祭文等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变注重实地实物祭扫为以精神传承为主,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生活。
低碳环保祭祀。晴风吹柳絮,著文忆先贤。纸钱白蝴蝶,何曾到九泉。树立环保意识,自觉摒弃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抛撒冥币等陈旧的祭奠方式,减少乃至消除纸灰飞扬、烟雾缭绕的现象,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安全有序祭祀。严格遵守定点祭祀和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不随意在城镇十字路口、广场、主要公路两侧、林地、公园、小区、公墓林带内烧纸焚香、燃放鞭炮,防止引发火灾,确保祭扫安全。发现森林火情立即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