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艺术之美,传技艺之根—濂溪中学非遗特色劳动课程

🎀汤艳🎀
创建于2023-03-31
阅读 20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扎染千年沉淀之美,学习传承非遗技艺,濂溪中学结合扎染艺术与劳动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颖独特的扎染课程,并在校内的“扎染艺术坊”开设了扎染社团。

    

  每周四的社团活动课中,总能看到兴趣昂然的学生们在学习扎染技艺。他们边学边做,在多次体验中逐渐领悟到扎染的方法及技巧。

         同学们精心设计,通过构思、扎结、浸泡、着色、晾晒等工艺,制作出一幅幅图案变化无穷的精美作品。

        

  由于扎结方式、松紧程度、渗透率不同,染成后的织物生成层次丰富、色彩柔和的图案,给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

  在扎染技艺的学习中,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扎染文化独特的魅力,也体验到了扎染技艺带给自己的乐趣,收获快乐和惊喜同时,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

  接下来,老师将引导学生把染好的作品制作出一件又一件时尚的扎染文创品。      

  目前我校已陆续开展萍乡采茶戏、古城缩龙艺术、扎染艺术等非遗校本课程,在劳动课程中融入非遗文化,通过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让学生在参与非遗文化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非遗文化魅力,传承非遗技艺,真正做到“外塑于行、内化于心”的精神内涵。

  濂溪中学将继续做好劳动教育非遗传承与各学科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供稿:汤艳

审核:张毓    张致柔

阅读 20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