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在四楼大会议室举办了由教务处主办,语文教研组承办的“传承国学、品味经典”主题清明诗会。
这次以清明为主题的活动,既是一次经典诵读活动,又是一次教研活动,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师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展示。
新课改、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有所变化。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本着传承国学文化,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热爱祖国,提升学科素养的宗旨,我校语文教师精心准备了这台清明诗会。这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新,更是一次破解难题的试水。
杨荔校长勉励老师们要多多尝试,以学科特点为根本,去创新,去突破。为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以务实创新之笔,奋力书写教育教学发展的新篇章。
清明既是24节气之一,又是一个节日。我们的祖先给这个节气命名为清明,就因为这个节日位于仲春和暮春之交。天气转暖,草长莺飞,空气温暖而清新,万物变得明丽。这一节气,生命旺盛,万物吐故纳新。
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将自然节气与人文情怀融合为一体,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两大礼俗的主题。这一节日的意义在于礼敬祖先,亲近自然。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诵读活动根据清明节的特点分成三个篇章进行。
第一篇章 祭祖怀人篇
客居他乡,恰逢清明,无限的愁绪不禁而出,曾经的繁华如一梦,怎不叫人平添白发?于洪波老师朗诵了一首元代乔吉的《折桂令•客窗清明》。
读书人过清明节,没有鲜花,没有美酒唯有发愤读书。这盏伴随他苦读诗书的灯,仿佛点燃了生命的火炬,驱走了眼前的黑暗,照明了前进的道路。王颖老师朗诵了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是寒食,就在清明前的一两天,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冷食。陈敏老师为大家带来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让我们一起感受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红烛摇曳,处处笙歌的景色吧!
春天的花开了,那馥郁芬芳就是清明;春天的雨落了,那温润缠绵也是清明;清明以春归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心款款向我们走来!穆艳华老师带来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冥纸成灰,灰飞漫天。生离死别,道尽心酸。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王国华老师朗诵了一首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张辉老师高歌吟咏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首《知否》,带给你满满的春日隽永的气息。
第二篇章 踏青游春篇
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客里思家,家人忆我。程世红老师带来一首宋代词人苏轼的《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在那个落红处处的黄昏小院苏轼的思乡之情吧!
燕子归来,梨花飘落。碧苔点点,黄鹂声声。采桑斗草,盼兮倩兮。清明,还带给人间生气,美丽与活力。修鹤老师为大家带来宋代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让我们来一起感受梨花落后的清明吧!
梨花风起,游子寻春。西湖明媚风光曾让无数文人墨客驻足,题诗留念。林立春老师带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月色朦胧,清风习习,独自漫步,乐声萦绕。史俊杰老师朗诵了一首白居易的《清明夜》。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独有的闲适。
人生中总有那么一场雨,让你经年萦怀。斜行作草,细乳分茶,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惊艳了人生的世态炎凉。张丽辉老师朗诵宋代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临安城里的杏花春雨吧。
泪因旧寒而起,风吹絮落又如春在坠泪。故地重游,往事不堪回首。李雨涵老师朗诵了宋代词人吴文英的《点绛唇•时霎清明》。
日暮繁华,喧哗熙攘,游春的气氛如此欢乐。刘福玲老师朗诵了一首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带大家一起去感受清明时节的西湖之美。
时至清明,细雨飘过,菜花芬芳,垂柳映绿,小楼飞燕。我们享受着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詹敏健老师朗诵了清代诗人介石的《清明》。
有人举杯痛饮,看着落花,不肯错过每一秒绚丽的春天;有人追逐着落花,穿行在垂柳之间。蔡晖老师为大家朗诵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的《郊行即事》。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金莉莉老师带来了一首国风歌曲《清明雨上》。
第三篇章 赓续文明,踔厉奋发
5000年历史长河,我们读渊源文明的中国,读苦难屈辱的中国,读崭新屹立的中国,读改革开放的中国,读繁荣富强的中国。
在最后篇章部分,老师们齐诵《读中国》。
校党总支书记刘闯 对此次活动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树立文化自信要从孩子抓起,这次活动就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次清明诗会通过诵读经典诗词,让我们更加了解古老中国的灿烂文明,从而激发了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天地清明,人间有情。诵读经典,是为了文脉传承。砥砺前行,才是最好的传承。为了更好地出发,让我们记住这些优美的中华经典诗词。不负韶光,不负心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