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有“路”,设计有“方”——鹿泉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习题设计“送培下乡”活动纪实

宜安镇宜安小学
创建于2023-03-31
阅读 3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之美,在于顽强与灵动,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2023年3月31日,鹿泉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活动在宜安小学开展,教育局教研室崔浩洋教研员,宜安中心校宁建芳校长,莲花营小学谷亚肖校长参加此次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从三个维度看课堂作业》,旨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双减”理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轻负高质的高效课堂。

课例展示

  来自莲花营小学的张晓辉老师执教三年级《面积的认识》一课,她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自然导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表面,从而抽象概括出面积定义,通过触摸课桌面、数学书封面,直观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随后借助学具,采用分小组合作操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测量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初步感知用同样大小正方形进行测量的优点,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积极参与,展现了数学课的生命与活力。

        

研无止境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各位小数人聚在一起进行思维的碰撞,对张老师执教的《认识面积》一课进行深层剖析,各抒己见。

  张老师上课的内容符合新课标新提出的一个核心素养“量感”。史宁中教授说:“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是度量的结果,数学的本质在于度量。”面积的认识一课是学生客观描述二维空间的起始课,是学生建立面积概念种子。张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量”,帮助学生积累量感。

        张老师通过“找一找”,激活学生对面的已有经验,再通过“摸一摸”引导学生有序且完整的摸面,帮助学生初步感受“面积”量的属性,为后面引入面积单位做铺垫。

       在探究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多个环节,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体验,逐步深化孩子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孩子在学习中发生了从关注形到聚焦量的转变,从运用观察法、重叠法概括性的描述面积到运用度量法借助小正方形的数量来描述,学生感受面积就是单位量的累加,学会用数学语言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描述。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设计了多维度的习题作业,丰富了学生对面积的感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梯度的作业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讲座培训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舵者谷亚肖校长结合《认识面积》一课作了《从三个角度看课堂》的专题讲座。

        谷老师的讲座内容包含了3个板块:1.精准对标;2.基于学生;3.关注效果。短短四十分钟的讲座,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习题作业设计分享,为我们如何做一名懂得用作业设计服务教学的数学老师指明了方向。

       作为教师,应该理解知识的本质,抓住学生的短板,并以此为契机设计数学习题,从多角度、多方位审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作业设计要多关注作业的多元价值功能,融入素养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全面的学习。

     谷校长的精彩讲座为在场的老师提供了高位的作业设计理念,科学的作业设计方法,分享了有创意的习题和题组,带领老师们体验了改变题目的过程,享受了研讨作业的快乐!


  此次活动有效搭建了教师间交流的桥梁,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成长路上同行。

阅读 3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