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对孩子们来说,观察生命、欣赏生命、开展“种养” 活动的大好时机又将来临啦!一起来看看我们和蚕宝宝的故事吧!
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瞧!是蚕宝宝呢
小朋友们投来好奇的小眼神,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摸一摸,看一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刚刚来到班上的新朋友。“蚕宝宝”的到来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对“蚕宝宝”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蚕宝宝探索之旅在孩子们的疑问以及好奇中拉开序幕……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主题活动需要,我们预设了主题活动,制定了主题网络图。
那关于“蚕宝宝”孩子们到底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围绕着“蚕宝宝”进行了一次讨论、调查……
我们了解了蚕宝宝的身体结构,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共十三节构成。头部有口和六对单眼,胸部有三对尾端尖突的脚。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脚及一对尾脚。腹脚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四处爬行。
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我们还欣赏了一个短片《蚕的一生》,我们看到原来蚕宝宝每隔七天左右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蜕皮,每蜕皮一次的蚕就多了一龄,要蜕四次皮就到了五龄蚕。成为五龄蚕后,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也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吐丝结茧,这时可以为它准备房间,让它安心的准备吐丝结茧。
宝贝们自主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蚕宝宝,开始执行他们的饲养计划啦!
小朋友们认为蚕宝宝喜欢铺满桑叶的小房子,蚕宝宝太小了,我们用剪刀✂️把桑叶剪碎一点吧!
小小铲屎官上线啦~瞧!蚕宝宝的臭臭是黑黑的硬硬的,宝贝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自己的蚕宝宝,给它换上干净舒适的环境。
孩子们觉得蚕宝宝的小房子太单调了,决定一起来装扮房子……
经过两周的变化,蚕宝宝已经大变样啦!从黑色变成了白色,看来已经经历了一次蜕皮呢!换上新衣服的蚕宝宝变得格外可爱。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拿出来跟伙伴们分享蚕宝宝的新造型呢……
哇哦!蚕宝宝的身体软绵绵的,爬在手上痒痒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的蚕宝宝更大吧!
周末过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来看蚕宝宝,却发现有的盒子里,蚕宝宝不吃叶子了,还拉出黄黄的水,身体变得硬硬的,一动也不动小朋友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原来可爱的蚕宝宝不能吃带水的桑叶,淋雨过后的桑叶需要风干才能吃,不然它会生病的,如果吃了打过农药的桑叶,也会死掉的……
经过蚕宝宝牺牲的事情,小朋友们更加小心的照顾自己的蚕宝宝了,生动鲜活的生命教育,不妨从观察一只春蚕开始,孩子们决定每周观察蚕宝宝变化并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化身小画家,准备给蚕宝宝画一幅有趣可爱的自画像哦……
小小的蚕宝宝有着大大的力量,想不到我们的蚕宝宝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一起来看看吧!
在饲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观察、探索。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这样过程,对蚕宝宝有了一个全方位深入的了解。在这样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也累积了许多有用的学习方法。
环境生成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在养蚕的日子里,每天细心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慢慢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从一开始的抗拒接触,到后来的亲密无间。这一个多月里孩子们获得了爱的体验。自己亲身实践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蚕宝宝结茧的阶段还未开始,我们将持续观察蚕宝宝的变化,一起期待化茧成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