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确把握和领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切实把课程目标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品质课堂。3月底,我校青研组举行第三期学习新课标的分享活动。
近期我研读了新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
二、倡导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坚持“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分条件,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
新课标特别强调评价应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尊重个性差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好地承担起本职工作。(时佳晨)
新课改“新”在何处?
课程方案中有一段话,“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我认为,这就是新课标“新”的地方。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从教走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让课堂与世界相连接,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连接,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学新版课程标准强调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倡项目式的深度学习,突出“联结、生成、迁移”三大学习要素;强调学习是一种生长而不是复制,在学习中重视个体学习经验迁移至其他情境中去,素养立意,深度学习,培养从旧知到新知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中的智慧是透视实践、改造经验、提升自我的能力,它往往表现为怎样处理鲜活的具体复杂情境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思想。
具备这种创造智慧,才能达到通达洒脱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需要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育自己的创造精神。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新版课标颁布之后,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理解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教育其实很简单,但做教育的人,工作不能简单化;教育很美丽,做教育的人心灵要更美丽。明白了这两点,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余正超)
最近,我深入学习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受益匪浅,收获丰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双减背景下的第一个课标,意义深远而重大。
理清学习任务群内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任务,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不同安习任务群之内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差异,以便关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差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难度,组织学习活动。(袁洁)
最近,我学习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受益匪浅。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重视语文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等作用;要把握好目标,在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使语文真正成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新课程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一是会用语言交流表达;二是能够熟练地进行言语思维活动,也就是借助语言来思考,推理,辨析,判断;三是在语言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创造美;四是学习了语文,让学生对我么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优越感、自豪感,觉得我们的文化是最先进的、最伟大的。作为在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沐浴学习的乐趣、情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受沐浴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王奕)
学习了新课标,我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感触最深。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首先,我们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潜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其次,要转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生活气息不要喧兵夺主;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务必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缪雅琳)
通过这次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大胆的创新,才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卢银丽)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作为普通的一线的教师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我们将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更好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好好地服务学生。
-END-
图片:袁小青研组
文字:缪雅琳
编辑:袁洁
审核: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