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必精彩 绽放恰风华——洋溪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数学篇)

花花💓
创建于2023-03-31
阅读 35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撷一束时光,浅藏心间。最是教研的芳华,日久弥香,令人沉醉。

         为了准确把握数学教学方向,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2023年3月30日,在洋溪镇中心小学特举行了“洋溪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比武活动”,此次活动精彩纷呈,由王思佳老师主持。

课堂执教展风采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数学教研时!

第一节

  张慧彬老师的课堂讲授目标明确,较好地融入了数学核心思想素养。本节课从人居环境收集瓶子引入来探究平均数,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来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将不同组的数据比较分析,融入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用Excel统计图直观展示个别数据与整体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平均数的变化过程;并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第二节

  曾浩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本堂课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从“四年级同学举行了一场激烈的踢毽子比赛”进行导入,通过两个组的成绩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改变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字,来引导学生观察,深化平均数的意义,引出平均数的特征。

  以探究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讨论,透彻的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与最大数、最小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刘暗英老师的课堂紧贴数学核心素养,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数据也是会说话的!首先通过让学生说一个能代表4次训练情况水平的数,感知代表一般水平的数是有范围的。

  接着引入人数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两个队的成绩。再通过动态平均数的表格感知平均数的敏感性。

  最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例子的背后隐藏的平均数知识,这些特殊的平均数例子是怎么得到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是总数÷总个数。渗透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第四节

  刘辉老师从分享一则健康咨讯导入平均数,并围绕“为什么要有平均数”、“平均数是什么”、“学习平均数有什么用”这三个主线任务来展开课堂。

  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中,刘老师的语言都非常的规范、精炼、严谨,讲到平均数的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导入,德育思想渗透得非常到位!

第五节

  邹汝霞老师的课堂结合了《新课标》要求,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邹老师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首先选取分矿泉水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移一移、说一说,再结合课件演示过程中掌握两种分法:“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感受到求平均分的意义,形象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两种分法的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

  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

评委风采

  评委老师们聚精会神的关注着台上教师们的精彩课堂,并将老师们的整个课堂设计一一记录。

专业指导促进步

  李俊峰所长对五堂《平均数》的同课异构执教老师与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小学数学的核心思想素养做出了一一点评!

  李所长的讲座既有高深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教学实例,并分别从历史背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这三方面进行了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的解读。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达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数学颁奖典礼

  一路成长,一路修行,我们终将会摘得颗颗闪星,照亮数学教研前行的路!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

研以致远

  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我相信,老师们会在数学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撰稿:王莲花

拍摄:杨姣

阅读 35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