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展芳华,进步赢未来

琳子
创建于2023-03-30
阅读 5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前言中指出:“普通高中的培育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可见,核心素养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新的素养目标下,教学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传统的“课时+知识点+刷题”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碎片化的知识“投入”,无法带来核心素养的“产出”,学生往往是有分数无素养。既如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整合资源,从“课时”走向“单元”,实施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就势在必行。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

       在“三新”背景下,高一年级语文组更新理念,深入研讨,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力图在大单元教学上有所突破。

       3月24日,高一语文王亚娜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让我们看到了她在大单元教学上作出的尝试与努力。

第八课时:品味戏剧魅力,激发悲悯情怀

——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大单元教学

一、课前准备

(一)单元解读

    本单元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三篇课文节选自三部戏剧名作,《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哈姆莱特》则是西方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剧作。三部剧作都是悲剧,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因此第八课时是在解读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探究悲剧主人公矛盾冲突的根源,把握第二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进而探讨悲剧的价值。

(二)学案设计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第二单元“单元导读”和“单元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分成了三个主问题,包括“主人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谁毁掉了他们‘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谁看?看什么?你作为观众从中获得了什么?”并基于三个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料,交给学生自主研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课时到第六课时的学习,由教师指导解读了三篇剧作的矛盾冲突,分析了三个悲剧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查阅了相关社会背景资料。教师在第七课时进行了阅读体验写作指导,明确要求可从三篇悲剧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戏剧语言、主题价值等角度进行写作,提供了写作支架。

二、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强调,“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看看这些悲剧故事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价值,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因此本课时的重点放在探究悲剧主人公“有价值的东西”和分享学生的阅读体验上。

三、课后评价与展示

评课

    自我评课:在新高考、新教材的大环境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大单元教学。“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相关教学素材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安排。主题化价值引领、案例化多维体验、结构化分析内容、任务化落实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因此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引线,找寻一个单元选文之间的契合点,包括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戏剧语言、主题价值。第八课时是探寻第二单元的主题价值,即在品味戏剧魅力的基础上,欣赏悲剧主人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分享自己的阅读思考和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悲悯和良知,并认识到悲剧的价值不仅在于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还在于将这种痛苦和悲悯的情感转化为振奋人心的生命力量,激发起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命运的反抗,对“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

学生学案展示

创新展芳华,进步赢未来。年轻老师的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必将成为我们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阅读 5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