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学习、交流,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3月29日,海口市琼山区椰博小学教育集团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课异构” 线下教研活动,由琼山第九小学的李童可老师和琼山区椰博小学的陈小微老师共同授课。
本次活动在琼山第九小学陈云仙老师的主持下有序进行。
李童可老师在教学中处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并验证,无论新授环节还是应用巩固环节,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平台。整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陈小微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整节课教师通过“朝三暮四”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整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评课研讨。
椰博小学吴玲老师点评:两位老师在教学上都各具特色,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学习中感悟数学;陈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朝三暮四”视频将学生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把具体的算式抽象成用图形、符号、语言来描述,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美中不足在于年轻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稍微欠缺。
琼山第九小学林明珍老师点评:两位老师都是通过故事和视频激趣导入来引入新课,但提问方式各有不同,李老师主要是提问学生的感受,而陈老师是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尽量引导学生怎么去思考,提问有阶段性,第一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有什么发现,第二阶段引导学生是否有不一样的想法,教师的提问有梯度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发散。
琼山第九小学游家主任点评:“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激趣导入,可以为后面所学习的新知识做铺垫。两位老师都通过引导,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出了数学上所说的“四能”,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这点完成得很好,但更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同课异构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万变的是教学形式。通过这次四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图文:钟虹蕾
审核: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