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领人们登上文化的殿堂;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
对于青年人来说,读书是进步最快的一种方式。3月29日,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第四组的老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心灵之旅。
彭飘逸老师分享了《做最好的班主任》,从这本书中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首先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彭飘逸老师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高仕琪老师分享的《一线带班》。管班级从管班级的“闲事”做起。
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记录身边的琐事,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管老师从细节入手,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准确、流利,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问和质量的保障,怎样建题库、怎样梳理答题技巧等等,他的一线带班如同一本武林秘籍,招招有效,招招实用。
拿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时候王诗怡老师被惊艳到了 ,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王诗怡老师。
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并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典范。有一次在午托的时候,我在写教案,学生就很好奇的问我在写什么?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好奇,这突然让我意识到 ,其实在平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像书中所说的当成年人不再仅仅是孩子们努力模仿的行为榜样,而是成为真正的榜样,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们伟大的价值和信仰,对孩子们的人生就起到了教育作用。
李元蕊老师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撰写的一本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书。此书讲述的是原本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深陷抑郁,不能自拔,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心理咨询师苍鹭做了十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让蛤蟆懂得了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人心理,最终寻回了自信、独立、充满希望的生活。蛤蟆先生也许就是你我的真实写照,或许很多人都经历过蛤蟆先生所经历的泪丧、无助、挣扎与悲伤……读完这本书,给李元蕊老师带来不一样的感悟。在教学中,当班内孩子发生心理问题时,作为老师更能理解和分析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当地给予学生释放情绪的空间与调整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郑芳洁老师对《在乎每一只鸟》这本书的感悟:守住一份初心,我们需要 “多把尺子量人”,这也就是说教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绩,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多把尺子去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
教育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对待孩子,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份热情、一份初心。然而在很多时候,孩子往往是教师、家长埋怨的对象。而真正的好医生,他不会嫌弃任何—位病人;真正的好农人,他会在乎每一棵庄稼。我们应该向医生和农民学习,教育过程中“在乎每一只鸟”,让每一节课都弥漫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都凯伦老师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受益匪浅,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发人深省,之中问题与话题,哪一个都逃不出教育与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尘一样,朱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断擦亮“教师”二字。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聂琳老师读了这本《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就是我们中国一些父母爱孩子的画面,是缺乏智慧和艺术的迷茫之爱。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副篝火图,父母用篝火点燃孩子的人生和前程,他们就像一轮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让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他是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它是爱的更科学、更艺术、而不是爱得越来越偏执、困惑、沉重、迷茫。这真是一本好书,希望爱孩子的父母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性的帮助和领悟,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李淑慧老师从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书中得出了以下感悟:
1.角色置换:要像孩子那样地去想通过回忆自己的小时候的情形,把自己置身于孩童时期。回到童年,把自己当成学生,像孩子那样地去想,可以触摸到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那些沟沟坎坎,或许能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段距离。
2.集体思维: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才能形成集体思维,才能让教沿着学的轨迹前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感受和疑惑,抓住教学的良机。
3.差异教学:用不同的步子走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即使每一步都很小,但只要不停步,就会慢慢赶上来,缩小教学的落差。缩小教学落差的过程,其实才是教学最亮丽、最动人的风景。
温佳馨老师读了史剑波老师写的《放牛班的习作故事》。她说: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作文教学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中,回归到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交流中。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自身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反思,然后进行创作。以作文为媒介与学生共同开拓了一个教学生活中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使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当学生真正在这个公共空间中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发现生活时,教育的价值即对真善美的发现和实践,也在这一公共空间中得到了彰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刻的认识到习作教学就是语文的生命和灵魂,通过对史老师《放牛班的习作故事》的阅读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了习作教学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刘磊老师读完《美丽的教育》,有了这样的感悟。听说过这样一条“教师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一劳永逸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精神标本, 以不变应万变已经不是我们向往的神话。要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变化,我们教师就得学会读书。3月29日,我参加了李校长引领开展的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交流会。从中我感受到,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严爱相济,有原则,有威严,有爱心。
最后,李校长从五大方面呼吁年轻教师:
1.教师巧用小方法
让孩子们写信放进班级的小信箱里,老师隔一段时间看信并回复。利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心里话,说一些平时不敢和老师说的话,倾听孩子们内心的真实声音。
2.鼓励、批评要有度
鼓励、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先表扬再建议,学生、家长都更能够接受。
在批评的过程中,不说伤害孩子的话,不做伤害孩子的事。
3.家校共育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腾飞的翅膀,假如一边翅膀无法伸展,那孩子是没法飞向更高的天空。所以呼吁家长一起来配合学校的工作,这样老师开展工作时会省时省力。同时也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和家长沟通。
4.终身学习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5.“管闲事”
在地上看到垃圾捡起来,看到奔跑的学生要制止,看到学生有困难要询问并帮助...这些不是自己班的“闲事”管下来,学生们具有向师性,也会向老师学习。同时可以让咱们这个校园充满温度。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老师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深刻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会继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好雨润物细无声
书香沁心伴成长
照片:刘磊
编辑:聂琳
审核: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