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2023年3月25日,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柳泉中学2022级12班的同学们来到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王渔洋纪念馆,来了解这位集忠臣、诗人和学者于一身的著名历史人物-王渔洋。
王渔洋(1634年9月-1711年6月),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县人(今桓台),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雍正继位后,“禛”字犯御讳,改称士正;乾隆间,又以“正”字与原名音不相合,诏改士祯,通行至今。
纵观王渔洋45年的仕宦生涯,无论是“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的自题诗,还是对初入仕途的儿子“日用节俭可以成廉”的谆谆教导,无论是革除宝泉局呈送“样钱”陋弊的气魄,还是“屏绝货贿,不名一钱”的持身之洁,无不体现了他的清廉情结。
在王渔洋居住区,导游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王渔洋生活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王渔洋生活俭朴,“日食蔬菜一二器,不妄费公家一钱”。一名封建社会的大臣能如此公私分明,让人钦佩。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能成大事者,多半不会对日常生活过于讲究,更不会沉迷于奢侈享受。既然做官,就应淡泊名利,不能有非分之想,这样方能取信于民,担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
王渔洋一生以“清、慎、勤”为做官准则。他在扬州为官时,俸禄之外不贪一钱,常常囊中如洗,但他不耻于贫寒,教育儿子“怵断令孤子,黾勉把锄犁。”为了使刚入仕途的儿子成为一个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好官,王渔洋亲自书写《手镜录》一册交给儿子,教育其审慎行事、洁己爱民。这些生动的事例,给了同学们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在王渔洋生平展区,导游老师介绍了王渔洋“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人生信条,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从政思想,这也是他赢得良好政声的原因。
同学们还得知了王渔洋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诗文著作达36种560余卷之多。他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他秉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习性,一生好学不倦与文朋诗友真诚交往。官高位显,始终没有泯灭他的儒士本色和文人气质。 除了文学家外,王渔洋还喜欢与画家、书法家交友,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开阔自己诗文创作构思境界,陶冶自己的情操。王渔洋广交良友、勤奋好学的品性,也引起了同学们深深的思考。
最后通过提问和总结环节,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历史人物王渔洋廉洁奉公,为国尽忠,鞠躬尽瘁、勤奋好学的一生,大家或认真倾听、或认真记录,这次的参观也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