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贫血看似缺铁---铁粒幼细胞贫血

翟焕阁南石医院血液肿瘤综合科
创建于2023-03-29
阅读 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铁粒幼细胞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SA)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红系明显增生,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加,幼红细胞线粒体内铁沉积并出现较多的环状铁粒幼细胞(RS),伴有红系无效造血以及出现不同比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双相性贫血。目前主要分为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CSA)和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由于发病率和流行率低,目前没有关于该疾病流行病学的明确统计数据。

01


病史和体征

    包括贫血的常见症状,如疲劳、不适、气短、心悸和头痛。查体可见结膜苍白、皮肤苍白。由于铁过载,有些人可能会有古铜色的皮肤。一些综合征性CSA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如,XLSA/A伴共济失调,TRMA伴有糖尿病和耳聋,PMPS伴有乳酸中毒、外分泌胰腺功能不全和发育迟缓。CSA多见于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而获得性SA常见于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老年患者。

    



02


分子遗传学基础

    SA的分子遗传基础与大多数血液病一样,最初在 1940 年代被认识,并在 1960 年代编纂为一类贫血。随着定位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固态基因分型技术和NGS的出现,目前超过2/3的CSA 病例以及一些克隆获得性病例可归因于特定基因或基因突变。在血红素生物合成、铁-硫簇发生或线粒体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突变可引起CSA。

    

    

    

    

    

    最常见类型为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XLSA),约占CSA的40%,由位于Xp11.21染色体上的红系特异性5'-氨基乙酰丙酸合酶2(ALAS2)基因突变引起并表现出X连锁遗传模式。目前克隆获得性SA与SF3B1 基因突变具有密切相关性,约70%-90%的克隆获得性SA具有SF3B1基因突变。同时,idicXq13.1见于MDS-RS女性患者中,而ABCB7基因位于其中,因此ABCB7缺陷可能是 MDS-RS表型的基础。

03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形态学诊断。骨髓中存在环状铁粒幼细胞,铁形成的环至少覆盖幼红细胞核边缘的1/3。其他实验室指标,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铁蛋白偏高。若骨髓同时存在病态造血,则很可能患有克隆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果不存在,则患有先天性或继发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在RARS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大细胞或正细胞性贫血。如果已排除继发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且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病因不明时,也应考虑进行基因检测。

    

04


治疗

    CSA主要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表现较轻或无症状的患者,可定期门诊随访。XLSA患者口服维生素B6可纠正贫血。重度贫血患者需定期输血,因铁过载会导致吡哆醇无反应性及器官损害,因此血清铁蛋白超过1000ng/L时,建议去铁治疗。对于其他伴有全身症状的CSA需对症治疗。对吡哆醇无反应的重症CSA患者,可尝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体外实验已有CRISPR/Cas9 技术纠正突变基因的报道。

    

    对于克隆获得性SA患者,如MDS-RS可行促造血、去甲基化等治疗,MDS/MPN-RS-T同时可使用JAK2抑制剂、干扰素、阿司匹林等,年轻患者推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继发性SA需去除病因。

    

05


预后和管理

    铁粒幼细胞贫血的预后因根本原因而异。在继发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中,停用所涉及的药物或毒素,预后良好。在XLSA中,适当的吡哆醇替代治疗和铁过载管理将改善预后,如果管理不善,预后可以很差。同时,均衡营养以获取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富含铁的食物,进行密切随访检查,提高药物依从性,避免饮酒、异烟肼和铅,这些均可防止获得性SA的形成。

    

南石医院血液内科0377-61558046

阅读 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