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新”课改,谋求提质增效——南宁20中政治组2023年3月29日教研活动

一家人
创建于2023-03-29
阅读 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3月29日,政治教研组召开教研会议,本次教研有四个环节。

教研会议现场



教研活动环节一

        农礼金组长传达学校教研组长会议内容和政治教研组本周工作要点。

农组长传达教研组长会议精神

(一)传达教研处苏荣辉主任讲话。

 1.科技创新活动:每个教研组推一个非班主任老师协助相关工作,到实验楼五楼集中培训。

 2.课题:会请市教科所老师来指导,争取我校的校级课题变成市级的更多一些。

 3.关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二)传达教务处陈铠锋主任讲话。

 1.关于初中视导工作,历年来规模最大,有近500人来校参加活动,得到市教育局、市教科所的充分肯定,给予很高的评价。

 2.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和备课活动要高质量开展活动,明确时间、地点、内容,要形成文字成果。

 3.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1)课堂上学生的纪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对于新进教师是列入考核的内容,教育教学工作表现不佳的,必要时就要辞退。

 (2)上课一定要写好教案,必须有教案才能进课堂上课,要有二次备课。

 4.课后服务问题

 是一定要按时到位,并把好质量关,注意形式多样化,如地理课可以到室外教学,生物课也可以引导学生到室外教学……

 5.晨午晚练

 6.初中教师要积极完成八桂通的登录学习或下载任务

 7.关于命题工作,初中四校联考,要提升命题质量。

 8.关于听课记录,本学期开始将以线上登记的为准,因此,各位老师要及时在线做好登记工作。

教研活动环节二

      莫麦青老师主题发言:教会学生自我分析试卷,稳步提高成绩。

莫麦青老师主题发言


    一、试卷分析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 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设问逻辑是什么?

⑤与这道题类似的题目遇到过没?正确率如何?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不清”: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设问逻辑不清和表述不清。尤其重要的是设问逻辑不清,这是决定答题正确与否的关键。

    所谓“设问逻辑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任务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也就能找到整体方向了。

    2.从分数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 计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原理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可望可即的分数。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同学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把口头分析变成书面分析

    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要求在考试后在试卷卷面上分析。这个分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错或对”,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二、稳扎稳打九字诀

    考后试卷分析,要求学生做到:马上写,及时析,经常翻。

    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点标识,然后请教,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及时析: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

    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找一些新颖的题来做,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三、真正做到亡羊补牢

    通过考后试卷分析,一般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收获:

    1.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1)通过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要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些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2)有效巩固薄弱知识,通过“纠错本”不仅可以汇总错题,还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思维上的漏洞。对错题本里的错题,会做的删去,不会做的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2.能进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培养好习惯,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问题:①逐渐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②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③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让自己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4.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简单的是学会纵横向比较,对比,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及时给自己打气,这样才会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时,一定要把亮点找出来,要把进步找出来,要把劲头找出来,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推器,让自己更加优秀。 

教研活动环节三


莫麦青老师读书分享《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几个关键问题》


       一、如何理解议题与议题式教学

       什么是议题?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的要求。这里将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作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手段,是针对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些不理想教学方式而言的。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所以,问题则是议题式教学的主要呈现形式。也就是说,议题是将主题置于话题讨论中的。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议题都必须用疑问句的方式来表现,而那些“将教材的陈述句变成学案的疑问句”的方式提出的所谓“问题”,也不能称之为“议题”。

       关于议题是否要保持价值中立的问题,“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法。“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从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议题应该有充分的可讨论的空间,但这种讨论应该是建立在基本观点正确、引领方向明确的基础上。议题式教学要围绕话题展开讨论,但不能就事论事地泛泛而谈,而是要明确这种讨论背后的学科支撑和讨论所期待实现的育人价值。我们对于议题的讨论,不是泛泛地问“你怎么看”,而是要问“你为什么(或者凭什么)这么看”。议题式教学的基础表现是“以议为形式,以育为内容”的,其理想状态则应该是在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合一”的课堂推进状态。

       在议题式教学的实现形式方面,“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这里从具体方法、理念指向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为议题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指导。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展开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就可以让议题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落地”,这对于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议题式教学是要学生去“议”的,而“议”的具体形式,就是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展示学生通过活动实现的学科内容的学习与落实。这是实现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形式。

    

        二、议题式教学设计中活动设计与学科内容的关系

        “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的要求,强调“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这里所说的“开展活动的议题”,是教学设计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关键,也就意味着基于活动的议题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在以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被明确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课程类型,前者生动但肤浅,后者深刻但晦涩。而此次课改提出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新理念,并明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按照这种理解,议题既具有“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学科内容”的属性。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说明:

        从形式上说,“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形式。议题式教学设计,就要思考和解决活动设计与教学设计是“渗透”还是“融入”的问题。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为了实现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而设置的。因此,议题的选择和设计,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根据这种从属关系,活动设计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融入”活动展开的全过程。

        从内容上说,“活动设计”成为“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议题式教学设计,就要关注和重视活动设计与学科内容是“交融”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活动与学科内容往往被处理成“水”与“油”的关系,将二者彼此隔绝,导致很多课堂前半段轰轰烈烈搞活动、后半段死气沉沉记知识。这是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意图背道而驰。在议题式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只有与其所承载的学科内容成为“水”与“奶”的关系,彼此交融,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有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又有深入的思考与提升。这样,才能告别“假活动”“假讨论”的状态。

    

       三、议题式教学的设计落实活动推进与思维进阶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活动推进和思维提升的渐进性和上升性,以及教学的展开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使议题式教学顺利展开。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议题展开的基础、议题呈现的方式和议题指向的方向。

    从议题展开的基础来说,议题式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开始在哪里”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相关议题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求表明,我们对于议题的选择,不能忽视学生的原有经验水平和认识基础,以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只有在对这些内容充分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成长需要,选择合适的议题展开讨论。议题“浅”了,学生会“不屑于讨论”,议题“深”了,学生会“不知咋讨论”,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议题呈现的方式来说,议题式教学应该贯彻和落实序列化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规定:“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一例到底”的设计,用“连续性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对于教学效果优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这里所说的“序列化处理”,不仅仅是“一例到底”的意思。除了这种“后来怎么了”的连续性故事,还应该有“还会有什么”或者“还会怎么样”之类的延展性故事。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议题呈现的展开逻辑,进而确定议题设计情境和相关学科任务的不断复杂化,让学生在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展开过程中,实现对于相关内容的充分关注。

       从议题指向的方向来说,议题的确定要关注“学生应到哪里去”的问题,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和需要。“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大千世界,故事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也纷繁复杂。而只有具有育人价值的问题,才能进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些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一具体案例,进行适当加工,以创设更能清楚体现教学逻辑、符合教学需要的议题与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情境的学习与讨论,推进学科内容的学习。这种加工,应该适当有度。学生在议题式教学的课堂上接触到的案例,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强辨识能力,先期进行筛选和设计,以确保“生动的故事”所承载的“深刻的道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四、议题式教学的评价

    

        议题式教学设计应该有一个坚持不变的尺度和标准,即议题式教学是为实现教学优化服务的,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与议题式教学设计相适应的,就是在教学评价中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业成就的问题。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单纯地将学生的学业成绩特别是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主要关注学生是不是“听老师的话”,是不是在死记硬背方面“肯下苦功夫”。随着考试评价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做法越来越没有效果。有些教师就开始陷入比较茫然的状态,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进步。议题式教学的推进与实施,也需要在这个方面有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作用,体现其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说,“新课标”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专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一般采用‘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相结合的验证思路。这是一种有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这就明确了议题式教学“教育合一”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求同”所实现的共性要求和“求异”所实现的个性表达,都是将恰当教法与育人指向结合起来的必要形式。“求同”所追求的“有统一标准”与“求异”所实现的“无标准答案”,都是对议题式教学实施情况的可选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既可以是过程性的,也可以是终结性的。正如“新课标”所说,“既评价达成基本观点的过程,也评价实现教学设计的效果”。这种“基于学生”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素养的转化,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议题式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能在“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新课标”提出应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这里的五个“不同”,强调的不是差异,而是个性。这种“不同”不是没有边界和限度的,但对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维,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育人方式来说,议题式教学设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超越知识”的素养培育追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了“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要求。这里涉及的思想内涵、道德认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问题,都不是靠死记硬背一些固化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所以这里所说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也对议题式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育人价值来说,议题式教学的所有设计,最终都要服务于我们最根本的育人目标。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我们是无法打动学生的,更别说让他们形成价值观念的升华了。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展开正好可以在这个方面大有作为。

教研活动环节四

        黄慧老师说课比赛和莫老师总结提升的讨论。

黄慧老师说课试讲

          本次教研活动恰逢广西民大实习研究生来校实习,也参加了教研活动,给我们的教研活动增添了色彩。

编辑:黄明东

图片:农礼金

           黄洪华

审核:梁明强

           郑阳春

           农礼金

阅读 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