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乳癌康复,护患同行——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护理小组业务查房

简希&庾
创建于2023-03-29
阅读 36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绳锯木断,水滴穿石”点点积累,滴滴进步,才会不断超越自己。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切实将临床护理落到实处,规范护理核心制度,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护理部及骨外科护理小组同仁的支持下,外科于2023年3月31日在护理部秦主任的组织带领下由外科护士长田青组织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业务查房。

                         查房前学习

       本着对此次护理查房高度负责的精神及保证护理查房质量,在查房开始之前护士长田青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对本次亦或是日后的乳腺癌的护理奠定了基础。同时确定了,此次护理业务查房从以下九个方面展开进行:

一、责任护士杜芳汇报病情:

        患者,王某,女,38岁,5月前,因“左乳结节并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在我科住院行左侧乳腺,左腋窝淋巴结穿刺明确诊断为“左侧乳腺癌并左腋窝淋巴结转移”,遂给予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6次后,于2023年3月23日再次入住我科,住院后维护输液港,即行各项化验及检查,化验及检查结果均符合手术指征。于2023年3月25日19时15分在本次义诊专家上海交大新华医院韩宝三教授的带领及我科医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带腋窝及前胸壁两组胸壁闭式引流管,引流通畅,给予全麻术后护理,指导患肢功能活动,术后第二天可进普食,指导功能锻炼,今天为术后第六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

二、护师杨芳讲解新辅助化疗相关知识: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在计划中的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治疗。通俗的说就是指手术前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目的是使肿瘤体积缩小、分期降低,使不可手术者可手术、不可保乳者可保乳,同时可判断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后续用药,敏感者提示预后较好,不敏感者需术后强化治疗改善预后  。

00:13

三、进病房查看患者:

       护士长田青向患者介绍了此次护理查房的人员及目的,患者很高兴的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自诉术后身体及心理均良好,对后期疾病的康复很有信心。

四、护师庞花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因患者右侧植有输液港,左侧为术侧,所以为其测量下肢血压。经测量,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五、护师张亚丽为患者讲述引流管及患侧手臂的注意事项:

1、引流管护理:①引流管长度适宜,密切观察有无打折、受压、扭曲、牵拉及脱管等。②保持引流装置的负压状态,根据引流装置调节负压大小。负压过大可造成引流管瘪塌,影响引流或致出血。③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引流管影响引流效果。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若引流量每小时超过 1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引流液颜色变淡,连续3天引流量小于 10ml/d,局部无积血、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

2、患侧手臂的护理:①保持患侧手臂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通畅。在患侧肘部及躯干之间垫一软枕并抬高患肢以减轻或预防上肢水肿发生。②避免在患肢手臂测血压及穿刺。③嘱附患者术后3周之内患侧不要承担1kg以上重物,切口愈合后也应避免患侧肩部承负超过体重14的重物。④出院后勿长时间使用患侧手臂。⑤嘱附患者平时衣服宽松,不紧勒肩、臂及腕部。

六、护师周静静为患者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病人做伸指握拳动作,以活动腕关节。每日4次,每次做10下。

第二阶段:术后2~4天,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每日4次,每次做10下。

第三阶段:术后5~6天,练习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侧肩。

第四阶段:术后7~8天,患侧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曲肩关节拾高至90度。

第五阶段:术后9~12天,练习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第六阶段:术后13~14天,患者站立,头正、目视前方,患肢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廓,头部固定不动。

我们将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跟进指导功能锻炼。

00:30

七、护师陈蓉蓉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后饮食指导:

1、心理护理:患者面对并接受现实,是使患者尽早摆脱恐惧、绝望心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通过亲切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患者的极大同情、关怀和问候,使患者愿意与你倾诉衷肠,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复杂痛苦的心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地向患者介绍有关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用实例引导患者去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便早日康复。2、饮食指导:①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偏食。②米面不宜过精适当吃粗粮、玉米、豆类等杂粮。③低脂肪饮食,常吃瘦肉、鸡蛋,少吃盐腌、烟熏、火烤、烤糊焦化食物。④多吃富含维生素C,A的果蔬:如猕猴桃、芒果,番茄、西兰花等。⑤手术早期禁止食用富含雌激素及大补的食物,如羊胎素,蜂王浆,乌鸡汤等。

八、护师韦婷实操展示输液港冲封管流程并讲解其维护时注意事项:

1.输液港用药注意事项:(1)每次连接液体之前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局部肿胀疼痛、皮疹等症状;(2)用10ml 以上注射器进行脉冲式冲管;(3)注射器推注化疗药物时,需边推注药物边检查回血,以防药物外渗损伤邻近组织。(4) 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药物时,应使用10ml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以防止因药物化学成分不同而产生沉淀。(5)妥善固定无损伤针,以防脱出。

2.输液港采血操作时注意:采血标本 时,先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初始抽出至少5ml血液并丢弃,儿童减半,再更换注射器抽出所需检查的血液量;血液采集完成后再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肝素盐水(100U/ml)5~10ml正压封管。

3. 输液港的冲管和封管:(1)每次静脉输注前应抽回血和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评估输液港功能。(2)输注血制品和高黏稠液体后应用10ml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冲洗输液港。(3)输液结束后,拔出无损伤针前用生理盐水10ml以脉冲式冲洗输液港,再用肝素盐水( 100U/ml )5~ 10ml正压封管,防止血液反流进入注射座。

4. 输液港维护时间:(1)连续性输液每8小时用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冲管一次。(2)治疗间歇期,正常情况下每四周冲洗输液港一次。

01:20

九:主管护师李亚娟就乳腺癌的发病诱因及日常的自我保健对大家进行宣教 :

        病因    :乳腺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过程,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乳腺癌主要高危因素如下:

1.遗传因素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大多女性,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2~3倍。

2.生育与激素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卵巢活动周期的累积而增高,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晚,频繁流产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而生育时间早、母乳喂养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体重指数、锻炼及体育运动    缺乏运动、亚健康状态会增加肥胖,从而引起全身的各项功能异常,增加癌症风险。体重指数(BMI)≥24kg/㎡的人乳腺癌发病风险比BMI<24kg/m的人高4倍。

4.职业状态及社会心理因素 (1)职业暴露:化学、物理、生物物质暴露,电离辐射或者放射暴露都会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2)职业工作特点:女性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遭受精神创伤和长期精神压抑等能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使生理节律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免疫力下降。(3)一过性的精神重大创伤,如亲人离世等也会导致心理变化,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5.良疾病良性疾病,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不典型增生性病变等,会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

6.饮食与生活习惯    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喜食腌制食品,吸烟、酗酒、晚睡,或者佩戴文胸睡觉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日常生活中的乳房自检

        取仰卧位,右臂高举过头,也可在右肩下垫一小枕头,这样有助于展平右侧乳房,然后并拢左手四指,来对右侧乳房进行检查,检查方法有三种:一是顺时针环形检查法,用并拢的左手四指从乳头部位开始逐渐的向外进行乳房的检查。二是垂直带状检查法,即用并拢的左手四手自乳房上而下检查整个乳房。三是楔形检查法,即用左手四手指指端从乳头向外呈放射状检查。检查完右侧乳房后,在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左侧的乳房,检查时要注意手的温度要适宜。

                        查房总结

        查房结束后,护理部秦主任对此次查房给予肯定,并叮嘱大家对癌症患者的护理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对疾病的护理全程跟进指导,让患者对我们产生充分的信任,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其次,外科护士长田青对专科性问题给予指导。同时,骨外科护理小组其他护士长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我们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了很多专科性知识,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也有进一步的提升,为推动我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打下夯实的基础,我们将不负众望,继续前行,尽我们所能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阅读 36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