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而长江三峡的景色、山水景观令人称绝。
2002年5月10日,我有幸与朋友相约,赶在长江三峡大坝合拢(定于2003年6月1日)前386天,从重庆坐船,开启了三峡之旅。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 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县、重庆巫山县、湖北巴东县、湖北秭归县、湖北宜昌市,长193公里。
长江三峡是一个让人看过后久久不能忘怀的地方:一为自然风光,是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二为人文景观,是对历史发思古之幽情!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它的真实写照!
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地处中国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全国唯一兼具四种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及内陆开放高地;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人文景观。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
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南街1号,沙坪坝区东北部的嘉陵江畔。
磁器口古镇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镇核心区14.3万平方米,分布于马鞍山东侧和东南侧。古镇依山而建,由山起城。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呈枝状发展,形成特征明显的树枝状平面格局。
四川人爱吃辣椒,不怕辣,辣不怕,街上到处是现炒现卖的辣椒酱。
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丰都名山景区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佛、道、儒文化相融共生之处,向世人传达着"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文化内核,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古迹、国家4A级景区和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景区内鬼城仿阳间司法体系,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为一体的"阴曹地府",以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遂使海内外善男信女们进山朝拜,或祈求神灵庇佑,或自我反省忏悔。虽阎王判官小鬼之传说虚妄,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又为人们所称道。
景区内林木苍翠,花香鸟语,建筑古色古香,雕塑、绘画民风质朴。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留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奈何桥、鬼门关、黄泉路、十八层地狱、星辰墩、玉皇殿、天子殿、考罪石、孽镜台、望乡台,化顽慑奸、惩恶扬善,传说神奇。
丰都名山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难以替代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神奇的传说,秀美的风光向中外游客展现出神秘的东方神韵。
一行六人之合影!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盘石镇龙宝村狮子岩下,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琉璃粉墙,金碧辉煌。殿宇群,依山取势,庙内碑刻书画丰富,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
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座古庙从距此往下游32公里的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搬迁而来的。张飞庙现存建筑近90%的构件都是老庙拆迁来的材料,她依然保持依山、坐岩、临江的地理特征。张飞庙的搬迁是我国建国以来地面文物搬迁级别最高,搬得最远、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
张飞庙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岩临江,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庙外黄桷梯道、石桥涧流、瀑潭藤萝、临溪茅亭、峻岩古木等景场,秀美清幽。
三楼大殿当中为张飞铜像,此前泥塑无法整体迁移,匠心独具之雕塑家仿照原样,雕刻成张飞青铜座像。铜像若有所思,仿佛正在为蜀汉江山、百姓安乐遐思。铜像周围有张飞四个历史时期泥塑,主题分别为鞭打都邮、义释严颜、大战长坂坡及阆中遇难。大殿铜像上面,悬挂了"力扶汉鼎"的牌匾。铜像前,游客多将红布结系到铜像前的栏杆上,祈求平安。
踏上陡峭的台阶走上二楼,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雕塑面江而立,率先映入眼帘, 三人神态栩栩如生,背后桃花掩映,给人意气风发之感觉。周围画廊多为名家字画雕刻,各处楼板都有白色标注,盖取旧址之原样翻盖如此。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 。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此筑城,因见一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宛如白龙,便借此号称白帝,逐于此建都,并称此城为:白帝城。公元36年,公孙述兵败战死,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建白帝庙祭祀他。 白帝城虎据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易守难攻,具有很强的军事堡垒特征。三国时期,蜀汉刘备伐吴兵败,托孤白帝城。
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它存有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 。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工程蓄水后,白帝城成为一座孤岛。
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发现的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建筑基址有外墙基、内墙基、门道、排水沟等,在城内发现了内城、城门、马面、马道、高台基建筑群等。
白帝城还有"诗城"之誉,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许多诗篇。
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有观星亭。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
小三峡,又名巫山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宁江路。巫山小三峡由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与长江大三峡毗邻。巫山小小三峡位于大宁河滴翠峡处的支流马渡河上,是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的总称,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因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全长65千米。
景区内有水峡景观、峰岩景观、洞穴景观、动植物景观、人文景观、空间景观。其中水体景观包括水、泉、溪、潭、滩、帘瀑、卵石等多种类型,峰岩景观包括峭壁、山峰、奇石、图案、肌理、色彩等多种类型,洞穴景观包括发育程度各异、大小各异、高度各异、风格各异的众多喀斯特溶洞、地下河。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长江三峡”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长江三峡---夔门”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三峡的山很美,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真正的峡谷之美,在白帝城之后就悄然来临。江面越来越狭窄,首当其冲的是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真如诗人白居易所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明朗自然,平淡悠远,为后来的许多诗人所继承。
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它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夔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瞿塘峡虽短,却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建设中的三峡大坝
宜昌长江大桥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是诗是画,流淌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浸染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长江一路奔泻而下,河谷宽广,浩浩荡荡,可到三峡时突然被群峰束腰夹住,江水怒吼,山水相搏达数百里。峡中地裂山崩,伤痕累累,却也成就了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色。
三峡景点的独特之处也就在于峡谷,至于水的奔腾、河湖之变、高山上的丛林甚至深山里的村落等等,都是基于峡谷之上出现的,都是峡谷之美的辅助元素。
乘船游览长江三峡,慢慢飘荡,轻松悠闲,静心欣赏三峡之壮丽,山水、泉林、洞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身临其境,可以游峡谷、赏花草山石,听楚歌、揽大坝风光,这里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一处不可以入画。
高峡急水,奔腾直下宏大劲健之美,气势磅礴“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这是李白出蜀时在宜昌所作,气象雄奇驰骋,回肠荡气。
三峡之美说再多,都不如自己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次我在二十年后又将登船重游,再一次感受这秀丽壮美的长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