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科学课标提到,分类是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提到,分类属于思维系列大概念。
分类的本质是探寻事物的共性与差异性,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
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索了物体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本课中将作为分类的依据。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分类,但并没有意识到分类。大多数学生无法稳定地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分类,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需要将分类思维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学会分类方法,明白分类的意义,这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对学生解决其他学科乃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确定了下图橙色框中的分类方法线、红色框中的分类意义线,教学中双线并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让学生真实体验到“分类可以使物体从混乱到清晰、有序”的过程,我创设了失物招领处这一真实情境,并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混乱的失物招领处寻找遗失的物品“铅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混乱”,自然而然地聚焦到“分类”。
通过问题“如果你在失物招领处遇到这些物体(PPT展示图片,如下图),你想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将课堂进程推向探索环节。
在教学中,学生的记录出现了重复、遗漏、无序的情况,也出现了未稳定地根据同一特征进行分类的情况,如下图。
因此,我在探索环节重点强调了分类结果的记录方式,提示“如实记录”、“有序记录”、“同一标准”、“不重复”、“不遗漏”,评价前置。
研讨时,对照五个记录标准及时评价学生的记录,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规范的记录方式,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后续各科学习打好基础。
首先展示选择了四种不同分类标准的记录单,是为了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对于“大小”、“轻重”这一类的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已经感受到,不同的人,细分标准不一样。因此接着展示选择了相同分类标准(例如大小)的记录单,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分类结果,思考分类结果受什么因素影响,认识到“同一特征,细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小结时,引导学生明晰,分类使这8种物体从混乱到清晰、有序,使学生感受到“根据特征进行分类,也帮助了我们更清晰、更有序地认识物体”,深化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认识。
探索和研讨的过程,是层层深入的过程,是“观察特征—确定分类标准—分类”的过程,也是“混乱到清晰、有序”的过程,更是落实抽象的思维大概念“分类”的载体。
再回到失物招领处去解决“混乱”问题,是学生将分类思维外显的过程,也是初步运用分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分类整理好失物招领处的物品后,再次去寻找之前的笔,对比两次找笔的时间差异、失物招领处前后的变化,深入理解分类让物体由混乱变得清晰、有序,方便寻找,方便生活。
这一次的分类行为意味着学生已经初步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分类,即分类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生能将课堂中学习的分类思维迁移运用到课堂之外,是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环节。
让学生例举生活的分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分类让什么物品从混乱到清晰、有序,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帮助(例如衣服分类让衣服从混乱到清晰、有序,方便寻找,方便生活),一是让学生明白分类的生活价值,二是让学生运用分类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案例。
对一年级学生渗透分类思维,要从学生熟悉的真实情景中呈现各种事实,但也要循序提升,有逐渐深入的分类思维活动。
因此,最后补充了科学研究中的例子,通过PPT动画呈现岩石和植物从混乱到清晰、有序的过程,但不细究是如何分类的,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类在科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意义,打破学生分类思维的局限。
本课分组器材如下(纸盒是上一课《认识物体的形状》的器材):
大部分器材是第一课的爱牛器材,为了贴合创设的失物招领处的情境,将其中几个替换成了学生生活中确实会遗失的物品,其中2、3、5号器材来自于一上的爱牛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