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通州区幼儿园教师舞蹈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2023年3月24日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学前研修部继续组织“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提升项目”系列培训,由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幼儿园作为舞蹈活动的观摩基地园,幼儿舞蹈专家吴贞老师进行现场指导,研修员龚琪雯以及五所基地园项目负责人和种子教师到场参加,其他园所的70余名参培教师通过无限宝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了观摩和教研学习,本次活动由挂职研修员张盼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部分。
首先,现场观摩,以研促学。永顺镇中心幼儿园的金秋、贡思文、高淼三位教师分别围绕幼儿园舞蹈教学开展了大班舞蹈创编《掀起你的盖头来》、中班舞蹈队形《望果节》、小班舞蹈教学《清明节柳环》。展示了大、中、小班舞蹈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大班金秋老师组织了舞蹈集体教学活动《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能够围绕舞蹈活动的核心经验,抓住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新疆舞的基本动作,采用小组创编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运用动作复习、同伴创编、经验分享、分组展示等教学方法支持幼儿的舞蹈活动,鼓励幼儿借助记录表将小组创编的动作画下来,帮助幼儿记忆动作,并能大胆表现。整个活动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同伴之间相互讨论的氛围浓厚,在自由创编中再次掌握了新疆舞的动作要领。
中班贡思文老师组织了舞蹈集体教学活动《望果节》,利用游戏的方式和幼儿一起进行了队列变化练习,借助“五朵花”、“采花蜜”、“小火车”的起名方式帮助幼儿记忆队列名称。在重点环节运用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的教学方法,借助队形变化动图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掌握“五朵花”等队形变化,为后续的舞蹈演绎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教师将队形变化带入幼儿熟悉的舞蹈中,通过分析歌曲掌握了变化队形的规律,并能跟随音乐进行练习。整个活动幼儿参与兴趣浓厚,与教师积极互动,掌握了舞蹈的队形变化的方法。
小班高淼老师组织了舞蹈集体教学活动《清明节 柳环》,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很好的融入创设的踏青游戏情境中。同时,结合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目标,教师借助小螃蟹、小鱼、小袋鼠等动物形象,帮助幼儿学习了基本的舞蹈动作,激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活动最后创设柳树妈妈送柳环情节,鼓励幼儿找到喜欢的朋友一起拿着柳环跟随音乐舞动起来。整个活动幼儿沉浸在欢快的音乐中,自信大胆的运用肢体表达踏青的情绪情感。
接下来,专家引领,以研促改。指导专家吴贞老师用形象生动的方式从活动目标的把握、活动道具的运用、幼儿的原有经验以及活动中音乐时间的把控等方面为三位教师进行了细致地解析和指导,更进一步明确了舞蹈集体活动的核心价值,同时也为教师们指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在研讨环节中,吴贞老师为教师们组织了舞蹈创编体验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并感受着舞蹈创编的乐趣和真谛。对于舞蹈集体教学的实施,吴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注重全体幼儿,激发幼儿参与度,积极引导内向“不发声”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释放幼儿的天性。二是注意活动中运用音乐的时间,善于捕捉艺术,丰富活动形式,用简单的方式将舞蹈提升和升华。三是合理利用道具材料,巧妙设计让幼儿的常规融入到环境中,将道具的作用最大化。四是舞蹈入场和热身的区别,明确舞蹈教学活动一定做好热身活动。最后吴贞老师强调:舞蹈教学真谛是让幼儿完全的投入和释放,让每一个幼儿成为活动中的光环所在。
最后,凝练提升,以改促质。活动结束后,教师研修中心学前研修部龚琪雯老师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感想,并用“惊讶”、“精心”、“精巧”三个词进行了整体总结评价。“惊讶”源于教师自身的舞蹈素质和整体活动设计;“精心”是对园所以及教师对于本次活动的重视和用心发自内心的感叹;“精巧”是指教师重注幼儿的前期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每个活动环节都别出心裁。
感谢研修中心学前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展示的平台,让姐妹园的老师们能够围坐在一起,更加直观、聚焦的相互学习探讨;感谢吴贞老师,为我们不断注入新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会将本次的学习不断内化,促进教师舞蹈专业素养的提升。
撰稿、照片:永顺中心幼儿园 曹恩锌
审稿、修订:邵婷 张盼 白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