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一八三团中学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识宣传

祁小林
创建于2023-03-27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校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份安全小知识,希望家长们能仔细阅读,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交通安全

1.外出行走,走人行道。在外行走,要自觉到人行道上行走,在没有人行道的情形下,要靠近道路的两旁行走,有大人的陪同,并尽量在人行道的内侧。

2.不横穿马路。在外出的时候,尽量不要横穿马路,即使有斑马线也做好观察下车辆情况再通过,如果有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我们要尽量使用,以保证出行的安全。

3.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可以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通过,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禁止通过。

4.路上行走时,不嬉戏打闹。无论是在人行道上,还是在马路上,都不要嬉戏打闹,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外出习惯,不要在马路上使用滑板车或者旱冰鞋等工具出行。

5.路上行走,切忌一心二用。在路上一定不要边走边玩等。

消防安全

防火注意事项:

1.不玩火。有的孩子对火感到新奇,背着家长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家庭防火:

 1.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2.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防火措施: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路名、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3.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4.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灾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防溺水安全

牢记防溺水“六个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擅自下水施救。

对孩子做到“四个知道”:

1.知道孩子去了哪里;

2.知道孩子去干什么;

3.知道孩子和谁一起去;

4.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返回。

平时的教育管理要跟上。

学生在家要做到“四个报告”:

1.向家长报告要去哪里;

2.向家长报告去干什么;

3.向家长报告和谁一起去;

4.向家长报告什么时候返回。

饮食卫生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

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2.不吃过期、腐烂变质的食物。

3.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4.不喝生水,不使用过期食品和饮料。

5.不到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进餐。

购买食品应注意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应注意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防拐骗安全

1.如果有人强行抱你走,要立即向人多的地方跑,并及时呼叫求助。

2.与家人一起外出不要离开家人的视线范围,避免走失。

3.与小朋友结伴玩,不单独去一些公共场所或者偏僻的地方。

4.记住自家的地址和父母电话,尽可能的多记几个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有需要时可以及时联系。

5.一旦找不到爸妈,就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以免太隐蔽父母找不到。

6.牢记110、120、119报警电话,遇到危险时,会正确求救。

7.和陌生人接触提高警惕,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走,防止遭遇拐骗、抢劫、绑架等伤害。

8.要时刻知道孩子的动向,孩子外出前,要清楚知道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防校园欺凌

如何保护自己?

       在学校里,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欺负自己时,一定要学会勇敢地保护自己,对不友好的行为勇敢地说“不”。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们的帮助。当你的朋友遇到欺负时,你也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家长应该怎样做?

 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也易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在校园生活中容易成为欺凌者。

2.多与孩子沟通。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要注重塑造孩子健康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

3.切忌打骂孩子。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容易形成遇事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暴戾乖张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

4.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在生活中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网络,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KTV、棋牌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5.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支持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要防止和杜绝孩子夜不归宿、吸烟、饮酒、携带管制刀具等行为。

6.定期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内校外的动态。

7.正确引导孩子。不能诱导孩子出手伤害他人,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8.加强法治教育。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9.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学校将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家长一起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安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八三团中学

2023年3月27日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