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在万物逢春的日子里,新的征程又扬帆起航。沐浴着春光,3月26日,吴忠市利通区“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一行35人,齐聚南湖之滨大美华师,带着共同的愿望和执着的追求,在这里寻求新突破、新发展。
上午八点半,开班仪式正式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李神英老师主持开班仪式。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黄涛、利通区教育局局长周茂、利通区“互联网+教育”专家服务团队首席专家、宁夏大学副教授贾巍博士、利通区教研师培和考试中心主任仇清梅,项目管理团队以及全体参训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典礼上黄涛教授致辞,他首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欢迎学员的到来,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和本次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王艳芳校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首先对教育局和华中师范大学给大家提供这样的培训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培训学习的渴望与期待。作为此次培训的学习者,她说利通区“互联网+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捷报频传,这一行我们有备而来,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扎实学习,寻求突破,努力推动利通区教育信息化向数字化转段升级。最后她代表学员承诺,珍惜机会,明确目标;主动学习,严守纪律;立足岗位,学以致用。
开班仪式最后,周茂局长表达了对大家培训学习的殷切嘱托,他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及意义,寄语各位学员要认识到位,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听、多看、多反思、多交流、多研究,让学习的效益最大化。特别是要积极的与各位专家、观摩学校的校长、教师多交流,碰撞思想,激活灵感。更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取长补短,返岗后实现学习成果转化,促进工作质量提升。
开班仪式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上超望做了名为《人工智能赋能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管理创新》的讲座。上教授以我们身边能感受到的人工智能案例开讲,讲座涉及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赋能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教师发展政策、国家战略背景、国际局势四方面规划未来教育“新常态”。他特别强调了践行国家政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重要性。讲座内容从新时代新使命引入主题,高站位、宽视角、大情怀,紧扣此次培训的主题,开拓了参训人员的视野。
下午两点,武昌区教育局电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吕立立老师,做了题为《智慧校园的“建”与“用”—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讲座。她以武昌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例,以问题为导向,分享了武昌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做法。吕老师的讲座紧扣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以大量应用案例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展示了区内20多所智慧学校的亮点特色。同时结合智慧校园评选标准,客观分析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同时给予合理意见和建议,令参加此次培训的学校管理人员受益匪浅。
专家讲座结束后,学员代表马海燕校长分享学习心得,她说:“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上,一定要从问题出发,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定准目标、抢占先机、强化应用、善于总结,全面掌握一线需求,做到一校一案,一校一品,以应用赋能打造多样而又特色的利通智慧校园体系。”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期待本次培训,能够真正的采撷到大美华师、武汉名校的精神营养,智慧成果,助力利通区教育的快速提升。
撰稿:李娜 杨静
审核: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