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攻击性(下)

凡普
创建于2023-03-26
阅读 3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攻击性、攻击性的方向以及攻击性的释放方式,当然了,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在攻击性中表达亲密关系。

       而事实上,攻击性向内还可以渗透到躯体上,即形成躯体反应。

       比如常见的心因性疼痛、偏头痛等。举个简单的例子,曾有一位来访者,术后多次表示自己腿疼,而在医院检查的结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TA的腿在术后已经完全康复了,后来在自由联想的状态下,TA提到在康复过程中,伤腿曾被其他人碰到,从那之后TA总感觉自己的腿收到二次伤害,在得到咨询师的共情后,TA的疼痛才逐渐缓解,最后几近消失。我们能看到疼痛的象征意义:“我被其他人伤害了。”


       攻击性无法正常表达,还和自恋有关。

       当一个人夸大的认为自己反手就可以毁灭世界时,就会不自觉的压抑自己的攻击性,而那些能够在道德和法度下自由表现攻击性的人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潜意识中也没有这样的自恋。所谓潇洒,其实就是没有被自大吓到。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网络中的人们通常更具有攻击性,基本无需对后果负责以及匿名成为他们最好的保护伞。

       自卑是自我攻击的常见现象。

       而超越自卑,本质是扭转攻击的方向,将攻击性向外。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不妨试着融入一段和他人的关系中,或干自己的一份事业,毕竟,没有任何人能玩儿的过自己。

       施虐是攻击性的极端表达。

       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不少人都体验过这种攻击。我们尝试用精神分析解释施虐,即施虐者内心有婴儿期残留的与对方“同归于尽”的融合性愿望,以及对关系无所不能的控制的自恋。如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霸凌的咨询及电视节目,期中多是对施暴者的批判,对受虐者的同情。而从深层次讲,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是值得同情的,未成年人对规则的意识还不太明确,他们内心有很多没有足够象征化的攻击性,因而他们要攻击下手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分寸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慢慢长大的,需要不断学习并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同时,共情他人的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想知道如何更好的与他人共情吗?那就加入我们吧,凡普个人成长小组持续招募中……

       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阅读 3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