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为了更好探讨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初中生物的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与趣味性。3月22日,万安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谭子颖老师在七(1)班开展了一节题为《流动的组织——血液》的教学研讨课。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激趣导入
谭老师的这节课以学习血液的成分及各部分功能作用为主题。课堂探究从一张医院抽血化验单开始,学生不禁思考这些数值代表什么呢?自然导入新课。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自主独学
谭老师采用自主独学的方式,以课本内容为“主阵地”引领学生进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的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上黑板“板演”,验收自主独学的成果。
合作探学
在自主独学的基础上,谭老师带领学生合作探学五步走:
1.独立思考: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同时,认识思考血细胞的结构及区别的方法;
2.各抒己见:小组成员讨论并记录;
3.整合意见:根据记录,整合组员发言内容;
4.代表陈述:成果展示,做到真正输出;
5.总结归纳:在老师给予指示及指导的基础上,各小组进行总结。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班级展学
在班级展学环节,学生们归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特点和功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血液各成分特点及功能的理解。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bottom.96abc09.png)
当堂测学
谭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最后利用题目当堂检测及巩固所学知识。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课后评课
课后,初中数学组进行评课,既肯定了谭子颖老师的专业能力与态度,也毫不掩饰指出本堂课的不足,并给出了各自的见解。
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从“小组合作研讨课”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取长补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们将上下而求索!
照片:陈恒平、张振园
文稿:张振园
审核:张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