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小学三年级(4)班不输在家庭教育家长课程--《巧妙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用渐隐法帮助孩子独立》

敦煌金龙国旅陈永芳
创建于2023-03-25
阅读 7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校:敦煌市南街小学

班级:三年级(4)班

编辑:董丹阳妈妈

审核:马红梅老师

参与人:三年级(4)班全体家长

照片采集:全体家委会成员

读过这篇我深感

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是每个家庭都必然经历的问题,不同父母,其认识和应对是不同的,不同的认识和应对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大不相同。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请求时,家长科学的应对方式应当是:1.言出必践,树立威信。对孩子承诺一定兑现,对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事情小就迁就孩子,这样才能建立父母威信以及和孩子相处的规则,让孩子明确地感到父母言出必践。

2.情感之,理服之。在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兼顾两个教育点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让孩子感到我们对孩子的爱意,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

--吕德昊妈妈


朱梅主任说到:“渐隐法就是渐渐退出的过程。”朱双梅老师也说:“就是把孩子目前实现不了的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小目标,慢慢实现这些小目标。”

对于“什么是渐隐法”这个问题,光军老师也做了总结:你的教育行为越来越少,刺激帮助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少,不断弱化,而孩子的反应没有变化。“渐”就是慢慢的、逐步的,“隐”就是教育策略、隐性的、心中有目标。家庭教育的策略最重要的三点:细、柔、慢。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的态度要明确,并且清楚明白的告诉孩子,语言要简单,必要的解释可以有,但是不要反复唠叨,反复讲道理。家长只是告诉孩子他的想法不能被满足,不代表孩子的想法错误,这是两码事,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的不满情绪。对于同样的事情,家长的态度要始终如一,前后一致。慢慢的潜移默化,孩子自然会习惯遵守一些规则,同时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被限制、被束缚。

这样一方面能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能培养孩子的能力,互相促进,百利而无害。

--张轩妈妈

用“渐隐法”帮助孩子独立

1.什么是渐隐法

你先向孩子提出最容易引发他正确反映的行为(刺激),孩子接受(反应),然后你减少行为,刺激越来越少,不断弱化,而孩子的反应没有变化,这里运用的就是慢慢退出的原则。

2.方法运用

 孩子从出生就和父母同床共枕,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温暖、依恋的安全模式,如今要打破常规,让他单睡他不适应,比如害怕、恐惧、没有安全感、没有肌肤相亲感。从一起睡到独立睡这个跨度对于孩子太大了,如果降低这个跨度,就降低了适应难度,而渐隐法就是协助孩子跨过这个门槛。

--田宇轩许朝阳妈妈

用“渐隐法”帮助孩子独立——渐隐法是在行为培养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促使儿童对部分变化了的或完全新的刺激仍能产生相同的反映,也就是说,刺激渐渐减少,儿童反应依旧。渐隐法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也可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首先,节省时间。

直接给孩子提供了正确的反应模式,谁也不想走那么多弯路不是?

第二,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人们以前的学习观中,学习一定要亲身去体验,成功也好错误也好,尝试之后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而渐隐为教育者打开了新的思路:直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错误的辨别过程,以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反而强化了错误的发生。

再者,减少孩子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出现。

直接给正确的反应供孩子学习,总比尝试失败了,得不到强化,情绪低落,没有成就感,最终抗拒进行干预来的要好。每一次矫正都是对的,给儿童会成功的信心;每一次体验都是快乐的,减少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出现。

--桑珺琦妈妈

如何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

合理判断。对于孩子的要求先进行合理的判断,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而不合理的要求则要坚决予以拒绝。更重要的是一旦判断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 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轻易放弃。

耐心倾听。不管最终是否拒绝孩子的要求,我们首先应当允许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并耐心倾听——这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保持理性。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必须保持理性、坚持原则,不能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有些家长在高兴时事事顺应孩子的要求,不高兴时则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拒绝。这样的拒绝毫无理性可言,不仅令孩子摸不着头脑,也无法令孩子信服,会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态度一致。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全家人要保持态度的一致。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人之间平日要加强沟通,保持态度的一致。

以身作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只给孩子制定规则,而自己却逍遥于规则之外。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接纳情绪。拒绝孩子的要求之后,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允许孩子哭出来,不要急于转移孩子的情绪,而应当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要明确让孩子明白拒绝他的要求是他的要求不合理。

合理建议。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引导孩子做积极的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孩子学会分析判断。

--苟梦琪妈妈

阅读 7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