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充满了文化力量的修行,和语教研,旨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影响灵魂。面向人人,以美育人,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题记
以教研促发展,构建智慧课堂;
以互动促成长,优化教学质量。
2023年3月24日上午9时,广埠屯小学教师与章林小学教师携手教研,以“同修共研促提升,凝聚智慧助成长”为活动主题,进一步优化教研模式;通过课堂展示,进一步提高教研实效,促进两校教师共同成长。
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原武汉市教研员专家罗昆霞老师,语文特级教师朱幼菊,广埠屯小学校长舒畅,邾城街教育总支副书记余其芳、徐年华、副干事汪创勋观摩、指导,同时,我们还网上连线到了广埠屯小学的老师们。活动在章林小学王新刚校长和邱芬芳副校长的指导下,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章林小学教研组长成娇玲老师主持,章林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参加。活动按课例展示、说课反思、评课解读、专家指导四个议程进行。
第一节课是广埠屯小学雷莹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雷老师教学目标指向明确简单,授课思路清晰,环节安排合理,创设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首先在识字教学中,雷莹老师设置采蘑菇、词语对对碰、蝴蝶飞、开火车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里学得积极主动。
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在教学1-2自然段时,雷老师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意境、朗读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煽动学生的感情,感受出对小毛虫的可怜,让学生能融于故事中,为学生搭设表演的舞台,体验小毛虫的笨拙却不放弃的形象。
最后回归到重识字方法的指导,雷老师给学生示范书写汉字规范美观,重点笔画讲解直接简单,学生通过读、观、练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第二节课是章林小学张惠芬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张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把孩子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把杨氏之子的聪明伶俐体现的淋漓极致,她灿烂的笑容感染着听课的每个人,也让孩子在快乐中求得真知。
张惠芬老师先让学生初步理解古文意思,再来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老师示范,学生练读展示。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在张惠芬老师的课堂中,尤其体现了这一点。整齐划一的齐读,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富有特色的个人朗读,抑扬顿挫,充满韵味;配合默契的师生互读,也是那么声情并茂。
再以“应声答曰”贯穿全文教学,抓住课文第一句,理解“甚聪惠”中“聪”和“惠”的意思。“聪”体现在杨氏子学习孔君平,机敏地利用相同字开玩笑的对话。“惠”体现在杨氏子有礼貌招待客人、回答问题的方式委婉有涵养等。最后还让学生关注文言文的体裁特点,给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加上结尾,激发学生的想象,恰当拓展。
听课的老师们更是一丝不苟,大家时而奋笔疾书,记下精彩的瞬间;时而停笔思索,沉思其中的奥秘!
雷莹和张惠芬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并提出自己在执教过程中的困惑。
广埠屯小学的雷莹老师用她那甜美的嗓音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四个方面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章林小学的张惠芬老师从教学思路上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引导了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在学生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熟读成诵的课堂中。
章林小学陶翠萍老师赞叹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书声送来百花香”。
雷老师的课像一部百科全书,把新课标涉及的新理念,新教学策略运用的淋漓尽致。
第一点体现在广埠屯小学的“雅学慧动 ·相约永究”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及会学单制作详细精美,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点落实语言运用。雷老师从识字环节入手,激起学生主动识字欲望,再到让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初读,培养学生初步正确规范运用语言,紧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从画面、声音、文字,运用多种感官走进文本,进行对课本的感悟,然后再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第三点唤醒学生汉字识记方法与规范书写。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观察汉字间架结构,以及雷老师示范写字,让学生迫不及待在会学单上大显身手。
第四点为学生种下关注阅读喜爱阅读的种子。雷老师推荐的法布尔《昆虫记》为学生向往阅读美好的童话故事,审美创造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石。
张惠芬老师秉承她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自然的切合了这一个单元的主题。文言文的特点是语言精短、微言广义,在学生困惑之处巧妙的引导,以及对学生智慧的启发。
首先从教学环节分析。她先从课题入手,然后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懂文言文的意思,最后到熟读成诵。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过渡得自然得体,融为一体。
然后张老师创设了几处情景,带着学生咬文嚼字,反反复复以对话的形式理解文章的意思。非常有层次和梯度,由扶到放,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语言魅力迸发让学生学有所获。
最后张老师在拓展延伸方面,做到水到渠成。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会想些什么,人物的动作、神情让学生拓展,孩子们也能够学以致用。
广埠屯小学黄飞副校长说我们要给予现在小学生两点,第一点是兴趣,第二点基于它方法论。
给予兴趣按照新课标要求
第一要创设情境。雷莹老师这一节课情境的创设符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认识特点和文本的特点的。
第二它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口头的评价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有所获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评价就是目标的达成,要注意它的方式方法、手段。
第三老师个人的美。雷莹老师保有童真童趣,儿童文化的语言还是那么亲切。这样一种自然的、和谐的、宽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正是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强调有文化的引入。汉字是我们古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引流,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就要写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汉字,这是在对孩子一种文化素养的立意。
给予方法知识从教学三大板块中渗透。
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把故事内容说出来。雷莹老师指导学生回答要有序完整的表达清楚。
语段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找近义词、表演、联系上下文等,雷老师如行云流水点拨给孩子们。
识字写字。雷莹老师的方法设计的非常巧妙,她运用了多种方法去归类汉字,包括多音字、后鼻音字、形声字、看图猜字等。
张惠芬老师抓住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她的课堂设计得非常巧妙。她为我们展示了深厚的功底。
第一是她指导朗读非常有层次。读通;要疏通文字,读懂;要读懂大意,读懂关键字的意思,读懂内容,读好;要读出节奏,读出停顿,节奏和停顿,张老师不是说给一定节奏和停顿,是让学生在反复读,反复揣摩,学生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的情况下去停顿。
第二是她教学的风格非常独特,具有幽默感。文言文是中国老祖先给我们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字,一种文化,读雅读出他的一曲之门,读出形式幽默风趣的对话。张老师处理的非常好,我深表赞同,值得我学习。
第三是学习任务群运用非常巧妙。这两篇都是思辨型文章,《杨氏之子》巧妙问答 ,启发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幽默风趣的人?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学习的小古文说一说,读一读,讲一讲,用思维导图悟出幽默,不光是点,还应有网,运用知识结构,系统的归纳整合学习。
原武汉市教研员专家罗昆霞老师首先肯定了今天广埠屯小学和章林小学手拉手教研活动召开意义重大。接着给与了雷莹老师和张惠芬老师高度评价:聪慧的学生遇到了甚优秀的老师,就会碰撞出优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审美的课堂,今天两节课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审美的享受。
雷老师第一注重创设情境,分寸感特别恰当,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而且抓住了学生注意力。第二识字学习,突出落实到位,写字设计细节用心。第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孩子们运用理解词语方法,而不是直接说出方法名称。第四想象填补语言空白,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生机勃勃”这一词。
张老师让学生感到古文韵律之美。
一、开课很有意思,由题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结合自己,将文本渗透。
二、在读方面,张老师下足了功夫。
三、重点突出、剖析准确、有层次,本课语言是重点,张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很好,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
四、想象拓展、创意表达、现场运用。
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杨氏之子“聪慧”还体现在他词汇丰富、语言丰富。为了避名讳“君”,杨氏之子用夫子尊称孔君平。
二、“甚”字运用得不够准确。
三、结尾留下想象的空间,学生的这一说法可行,但如果再接着写就有些累赘,重点是体现杨氏之子的聪慧,我们写到此就好。
四、让学生利用直觉思维,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去领悟。
生动的课,深刻的思,精彩的评。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的引领。老师们,我们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探路精神,才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明朗。愿我们始终怀揣对语文教研的期待,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