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小学•健康科普】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用户2146085
创建于2023-03-25
阅读 2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结核病及其传播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其中,肺部是感染结核菌的最主要脏器,称为肺结核。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性极强,但值得注意的是,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中带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也就是说,理论上只有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其他单纯的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淋巴结核等是不传染的。



二、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1、肺结核

      在全部结核病中,肺结核的患病几率最高,占80%以上。

      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

      危害:可影响肺部功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且过量运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肺结核常合并胸腔积液、胸膜炎等其他并发症,即便愈合后也易出现肺空洞、肺纤维化等肺部损害。

      2.脑膜结核 

      症状:它的症状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儿童变得烦躁好哭,或本来活泼的儿童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童可自诉头痛。病情严重时,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儿童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

      危害: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的,虽属良性病变,但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3.肠结核 

      是由结核菌侵蚀肠道时形成肠结核。 

      症状:肠结核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起病较慢,病程比较长,很多合并肺结核存在。肠结核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症状:第一,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且严重时高热,伴盗汗,如合并肺结核,可伴有咳嗽、咳痰、乏力、精神不振等。第二,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肠梗阻等症状。 

    危害:患有肠结核后,患者消化系统紊乱,常会出现营养吸收障碍,免疫力下降,身体虚弱;肠结核还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穿孔或腹膜炎等并发症。

      4.骨结核

      结核菌侵蚀骨骼时形成骨结核,造成人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丧失劳动能力。

      症状:主要为突然出现的食欲不振,然后身体消瘦的症状;身体患病的相关部位都会因为骨结核病情受到影响,如患者的骨结核病症发生在自己的脊柱部位时,会表现出背部的疼痛症状、腰部疼痛的症状;紧接着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 

      危害: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病情不断发展,身体会出现畸形;如果结核杆菌侵入骨头内部,有可能引起肢体瘫痪;骨结核在活动时会出现疼痛感,也会发生肌痉挛,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是持久性肌痉挛会引起关节挛缩或变形,患肢也会因为废用而发生肌肉萎缩,若病情发展到晚期,骨质会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形成病理性脱臼或肢体短缩。



三、结核病防治小贴士


      (一)家庭

      1.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居室要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2.去人群聚集场所要戴口罩,避免去有结核病患者聚集的地方(包括结核病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以及综合医院的呼吸科门诊),若一定要去,要做好防护措施。

      3.定期健康体检,进行结核病筛查,如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4.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家长应保证每个孩子都接种了卡介苗。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接种后免疫效果十分显著,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所以可在儿童7或12岁时加强注射。

      (二)学校

      1.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对教室和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

      2.强化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各校可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把控并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和在校结核病学生的治疗与管理工作。按照《中小学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健康档案中。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要实行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的卫生院负责管理,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所的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继续上学,但校医要负责监督治疗。

      4.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通过晨午检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有相关的可疑症状,一旦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阅读 2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